改革开放40 年理论创新的历程和经验(下)
(上接 1、4版中缝)
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的执政理念。他反复强调:“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像一条红线,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既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所在。
始终探索回答时代之问。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时代之问,形成具有强烈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谈到:“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进而提出一个时代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辅之以一系列的创新理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上迈出一大步。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时,我们党及时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提供了新经验。进入21世纪,改革发展再次遇到挑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为必须破解的时代难题。由此,我们的理论创新再出发,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跃上新台阶,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要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开辟了理论创新的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破解时代之问,这就是40年来我们党理论创新不断产生飞跃的原因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