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_赖鸿杰、乔仁铭、吴军辉 摄影_吴军辉)微风细雨送秋爽,百年学府迎新生。9月2日是南开大学2018级本科生新生报到的日子。今年我校本科新生应报到4206人(含天大联合办学天津大学学籍68名学生),学校在八里台校区和津南校区同时开展迎新工作。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来到迎新现场,欢迎新生和家长,了解新生报到进度,向工作在迎新一线的师生表示慰问。学校办公室、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保卫处、后保部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
在绿色通道区域,杨克欣看望了来自湖南、新疆等地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她鼓励同学们自立自强,努力学习,奋斗拼搏,珍惜在学时光。她表示,南开将提供各类平台和多种机会,帮助学生成才成长。
通过学生网上报到申请,辅导员认定等级,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今年学校共认定691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南开继续开设“绿色通道”,同时根据困难程度,为他们提供包含教材费、床上用品费,洗漱用品费、食堂餐费、军训服装费,移动话费等在内的“南开助你起航”套餐。
在迎新现场记者看到,八里台校区体育馆内集中设立了8个学院的迎新点位及绿色通道宿舍、户籍等一站式报到“入口”;津南校区的迎新在17个学院分别进行,文理科组团各设置一个集中服务咨询点。新生可先行办理入住,再去各自学院报到。学校在集中报到点和各学院都设置了家长休息区,提供饮品、志愿服务和学校介绍,以细致科学的管理和人性化的举措迎接2018级新生的到来。
各学院纷纷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开展迎新活动。“知中国、服务中国,爱中华、复兴中华”的入学第一份作品,优秀教师、校友、学生榜样展板,教学实验室和学生创新实验室参观,八里台校区VR展示,人脸识别报到,游戏代码交互体验,家长视频寄语和手写家书,“梦想启航”车票……饱含学术氛围、富有时代特点、寄托深厚情感的迎新活动和主题教育,帮助新生尽快熟悉了解南开。
学校十分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新生入校前举办了讲校史、鸣校钟活动并利用微课直播。新生入学后,学校还开展校史教育、国防安防教育、公能精神暨法治学则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讲座;通过参观周邓纪念馆、朋辈宣讲等活动,进行“学习周恩来精神,践行南开人责任”主题教育;组织新生班级骨干培训,培养学生骨干;并开展新生公能素质评估工作。各学院也结合专业特色集中举行班级文化建设、专业教育、义工交流、读书分享等活动。
又讯9月21日,南开园迎来5138名2018级研究生新生,其中硕士研究生4148名,博士研究生990名。研究生新生分别在津南校区、八里台校区报到,他们将在这里开启崭新的学习、科研旅程。
在迎新工作现场,报到流程清晰详细、秩序井然,各学院、中心、系所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们热情的话语,周到的服务让前来报到的新生倍感亲切。校长曹雪涛来到迎新现场,了解新生情况。副校长李靖及学校办公室、党委研工部负责人等一同前往。
“欢迎大家来到南开学习!希望大家在南开成长成才!”曹雪涛对各位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询问报到进展,了解各单位研究生招生人数、已报到人数、专业硕士及学术硕士比例等情况,并与新生们合影留念。
曹雪涛叮嘱研究生新生,要珍惜学习时光,把握黄金求学阶段,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努力掌握科研方法,尽快适应南开学习生活,努力使自己迈上新台阶,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南开人应有的智慧与力量。
今年,学校为方便新老校区交通通勤,特意为新生们安排了直通巴士。此外,在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学校还为来到绿色通道的新生们准备了一份中秋礼物———“南开”月饼,希望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
各学院也为新生们准备了贴心的“礼物”。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制作了暖心的入学礼包,包括学院定制笔记本、水杯、印有学院元素的卡套等,让新生在入学时便感受到学院的温暖;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设置了一面车票样式的“梦想墙”,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畅想未来;外国语学院在迎新处摆出了以“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为主题的宣传展板,旨在形成研究生科研诚信意识,强化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观念,真正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物理科学学院在迎新当日举行了“南开大学物理之旅”活动,新生们可在学长的带领下,提前了解自己的学习科研环境;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则通过寄语、签名等多种形式,引导研究生新生矢志创新、科研报国。
据了解,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以保障广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