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与音乐相逢

让党建活起来





刘蕊老师与里仁学院电气工程系的党员在一起工作 ( 朱虹虹/摄 )


  党组织的建设在当今社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大学里的党建工作,在培养优秀学子、优秀共产党成员方面更加重要。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电气工程系基层党组织在培育党员的过程中,将过程培养、阶段建设、重点强化、成效检验与音乐理论中的调性、音阶、稳定音级、和旋、旋律相结合,提炼出“音阶式培养模式”。
与乐相遇迸发灵感
谈起党的建设,对于党建工作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了,它是将党建理论与党建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这样看来党建对我们来说似乎比较陌生,但音乐却是比较熟悉的。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将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两项联系到一起的呢?
  “简单地说,因为我是学音乐的,对音乐中的一些专业知识比较了解。此外,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正式成为一名党员的流程正好契合音乐中的‘调试音阶’。”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电气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刘蕊老师说,“这种培养模式其实我们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只是在近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根据音乐理论进行党的建设,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音阶党建培养模式。”
  据刘蕊老师介绍,党建工作“音阶式培养模式”,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重过程培养,完成“主音”到“主音”的完整“调试音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抓阶段建设,构建从主音到三级音到五级音的稳定主和弦结构;找关键因素,对稳定音级重点强化,从三观入手树立稳定的人的发展点径;用成效检验奏一手和谐动人的主调旋律。“负责党建工作的老师就像是手里拿着一根指挥棒,培养一名合格党员,即是在完成一篇优美的曲子的指挥。”里仁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支部副书记高儒帅说,“在不同的阶段,指挥着不同的音符,即指引大学生完成不同的培养任务,每一个音符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指挥结束了,一名合格党员的培养过程也就完成了。”高儒帅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在部队服役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与乐相识提炼重点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有意义,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非常必要。可是,当谈起学生党建工作时,许多党建的工作者、参与者因为工作活动形式的单一性、工作的盲目性而苦恼。刘蕊老师表示:“入党的步骤是简化且固定的,可是再简化必要的步骤也需要有侧重点,只有抓住重点建设,做好其余辅助工作,才能保质又保量。”递交入党申请,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确定发展党员对象,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培养考察,预备党员转正,入党再学习。在发展党员流程中,从提出入党申请到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共经历了这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是根据时间顺序发展的,每个阶段对学生的思想建设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就与调试音阶的阶段发展相契合,随着音调的开始,音高也越来越高,完成七个音阶后再次回归主音,更好的印证了党建工作发展及完成的阶段过程。
  在音乐中,调性的稳定必须建立在主音三和弦上,稳定音会让调性回归主调,对调性起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一首完整优美的曲子,必须要有起框架基石作用的音。“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党员的重要阶段应该是积极分子入党前的培养和入党后的培养以及转正后的考察三个阶段。”刘蕊老师介绍说。
  发展党员是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提高的成长过程。从提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申请者的人生调性,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是入党动机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人是否愿意为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前提。在被问及入党动机时高儒帅回答说:“入党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上了大学我几乎没向家里要过钱,都是国家政策的补贴,人应该有感恩之心,因此我觉得我需要为这个社会做点事情,这就是我的入党初衷。”刘蕊老师认真地说:“党员培养过程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如果这段时间党组织部不长期、常态对其培养教育考察是很容易让发展党员工作流于形式的。”基础决定建筑稳定性,如果地基未能建扎实,那么建筑也就岌岌可危了,因此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对一个党员的检验,不仅仅局限于在校表现,更应放眼于未来工作中。是否能履行党员职责,坚守党的信仰,是考察一个党员质量的重要标准。这三个重要阶段,正好与音乐理论中的主音三和弦相契合,指明和稳定了党员培养的基本方向和调性,基本构架完成以后,在其它活动步骤的辅助作用下,逐渐完成优秀党员的培养。
与乐相知用于实践
在音阶式模式下,对于合格党员的培养,里仁学院电气工程系从入党申请的选拔就是严格的,对于“优秀”的考量标准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科成绩,在成绩突出的前提下,更看重平时的活动表现,是否能联系群众,是否能在群众中起到辐射带领作用等等在考量中均有很大占比。“为了能将党建工作的地基打牢,我们电气工程系党总支部做的工作有很多,包括确定积极分子前的考试和班级量化,组织生活会议,预备党员的‘微党课’,预备党员担任积极分子组组长,定期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在被问及基层党建工作者是如何开展具体工作时,刘蕊老师这样回答道。
  在介绍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活动时,大家着重讲解了预备党员的“微党课”和积极分子组组长担任问题。在“微党课”学习过程中,党员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结合党章和习书记讲话精神进行微党课演讲。通过“微党课”的形式,每一名积极分子的能力、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从起初的活动参与者,到课堂学习的话题发起者,身份角色的变化见证着能力的改变。14级生物医学工程一班的徐沐雨说,“在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是在由被动向主动,由迷茫向目标明确转变着,这就是微党课发挥的作用。”“我是在部队入的党,参军期间发生的一件事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念,有一次洪灾,随时可能发生决堤的危险,下的指令是士兵护送百姓紧急撤离,可是百姓的家都在这,都不情愿离开,便跪下请求救援人员允许他们留下来看守自己的家,为了保护群众安全,最后部队中的党员全部选择了留下。”高儒帅回忆参军经历时说,“可以说部队中的党员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在这种浓烈的氛围中,每一名士兵的入党初衷都是坚定的。在部队中老党员是榜样,在学校学生党员就是群众的榜样。”党员担任班级积极分子组组长,创建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通过“榜样力量”来端正学生的态度,积极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由党员担任组长,可以充分在同学中发挥其自身影响作用,以一带多,起到向外辐射的作用。
  大部分大学生渴望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想要取得成绩,可是大学生对于参加相应活动的热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以往的党建活动过于传统和古板。当今活动的多样性,使得原本有些枯燥的建设过程有了色彩,显著提高了大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正如里仁学院14级自动化6班的高超所说:“现在的活动使得同学有了组织感和归属感,这便会引起学生由思想到行动的改变。”音阶式模式的培养过程不偏不倚地处理好了大学生在政治上要求进步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之间的关系,妥善的解决了党员质量与数量的平衡问题。
  音阶式培养模式,在未改变党建工作原有步骤流程的情况下,突出重点建设目标,精准把握主线,在当下党建工作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