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甘肃网 3 月 29 日讯 春日的清晨,阳光微醺。记者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间实训室里见到了正在给学生上课的马延斌老师,耐心地指导、 精炼地讲解,课堂上的马延斌是个润物无声的人民教师。
马延斌, 甘肃省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甘肃省 “技能达人” , 一个外表憨厚、 内心充满激情的80后,一个热爱发明创造并获得诸多成绩的年轻教师,一个有点儿不一样的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持人” 。
对于马延斌来说, 教学和科研都要一丝不苟。自参加工作以来, 马延斌勤勉刻苦, 长年默默忘我的工作在教学一线, 如今的他, 已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 “我从小就喜欢搞搞发明, 做做这个,弄弄那个, 后来报考了机电一体化, 其实就是现在的数控技术, 2004年参加甘肃省第一届数控技能大赛, 拿了个第一名, 就留校当老师了, 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却也在流淌的岁月里将我们打磨的越发坚韧、 越发接近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每一个坚持梦想不懈奋斗的灵魂都值得敬畏,唯初心不改, 唯忍耐付出。
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公司主营产品“差压变送器” 核心部件 “波纹法兰” 长期依赖于进口, 成本高、 产能低, 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制约企业发展。2006年马延斌接过了这项重任, 研发 “波纹法兰” 。 刚毅、 执着的性格让他与素未谋面的原进口产地技术员们较上了劲, 终于在无数次的失败后, 他加工的波纹法兰样品安装在差压变送器上, 测试显示仪器功能正常, 样品完全替代了进口产品, 无锡昆仑富士仪表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许多长年研发机械产品的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被一个高职院校的老师解决了。这一天, 马延斌用事实改变了工程师心目中对 “高职” 、 “老师” 的认识和定义, 他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马延斌说,他平时的工作就是跟困难打交道, 然后想办法一个一个克服。 “波纹法兰” 是马延斌这么多年来最骄傲的发明, “那时候都是业余时间在做, 每天下午六点钟下课, 吃完饭七点左右, 我跟我师傅两个人在那车间里面一直能待到凌晨三四点, 说实话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也从来没想过放弃, 一心想着一定要做出来” 。
要变得闪闪发光, 就必须熬过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黑夜。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 勤于实践练就了精湛的技艺、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的马延斌成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主持人, 谈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他坚定地说: “工作的重点始终都是以培养学生为目的, 这是肯定的, 现在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 主要就带领好学社做些东西, 做成了也有可能申请专利, 发明就是从没有到有、 从有到更好的过程, 老师把思路给学生, 通过引导将来有可能会设计出一个很有价值的东西。”
“带了十四届学生, 明显感觉学生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了, 去年, 针对中职赛获奖学生专门组建了一精技班, 把好苗子招回来, 重点培养理论知识和技能,好苗子也更容易出成绩” , 说到自己的学生, 马延斌脸上的露出欣喜的笑容。
“崇尚一技之长、 不唯学历凭能力” , 马延斌用自身的行动充分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激励着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热爱专业、 热爱技能、 热爱生活。
(文 /图 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