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光
整理物品的那一刻忽然就有了毕业的感觉。可能是熬了好几天论文熬出来的,也可能是看同学们拍毕业照拍的,也可能是要收小麦了,一下想到了去年金色麦田里学长学姐们穿着学士服毕业的场景。三副眼镜,各种类别的专业课课本、课件和笔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本子和修身养性的课外书、很厚很厚的一沓车票、几张没有寄出去的明信片、写着心得和小心愿的日记,还有一双只玩过三次的轮滑鞋,无论是努力过的事情还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买的物品,都成了自己的故事,宁愿它躺在一角,也舍不得扔掉。
20岁以前从来都没想过20岁以后的样子,也没有想过大学四年能让自己恋恋不舍、值得想念和回忆的是哪些人、哪些事。关于未来,一切都是茫然。
还记得高三快高考的时候,学校里组织了一次班会,主题是关于你理想的大学。很“荣幸”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班主任邀请回答问题,18岁的年纪,迷迷糊糊,定位不清,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响应学校的口号———我得上个好大学。就在大一大二,也是跟着别人的步伐和口号,没有很认真很用心地思考过大学应该怎么上,怎么让最美好的青春给一辈子交一份答卷。四年过去,今天终于有了答案:用心做过的事是抹不掉的幸福,努力过的人生才完美。
积攒四年的东西,最多的是课本,课本的每一页记录着最真实的四年。看着课本上的空白,已经记不起当时为什么没有做笔记,不禁感慨,随性而为的得意只是一时的欢喜。有人说,那些年你偷过的懒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回来,后来考试前的慌张和每天啃植物学课本、找同学讲无机化学的重点都有了原因,也成了日后的经验和教训。
很喜欢那些日子,坐在第一排,聚精会神,听一群可爱的老师讲课。起初对内容的陌生与好奇都在老师的讲解下一点点得到回应,满是自豪感。跟学生打成一片而又严格的刘鹏老师、老说“大牛”的苏英华老师、教病理的竺小平老师、教昆虫的叶保华老师、爱讲实际应用的史春余老师和王东老师……老师们讲的那些特别精彩的部分真的别有一番滋味。看着红红绿绿的笔记,感慨四年没有忘记努力。
今年 4月底 5月初,一直在忙小麦杂交工作,那段时间思绪万千,却特别想念一个人———俊杰。俊杰是大学四年的团支书,关于她有说不完的优秀。从来没有见过她在课堂上打过瞌睡,只见过她对每件事情都很认真的样子,真的很美,很幸运与你为伴,让我成长。
对于父母,有说不完的感激。二十几年,时间静悄悄地走过,把我从那个稚气的孩子变成一个小大人,一边庆幸自己健康成长,又暗自感慨爸妈被岁月沧桑了脸颊,压弯了脊背。二十几岁的年纪最让人头疼,成年却又不独立,开学的第一天总会厚着脸皮撒娇又撒泼:妈,要交学费。时间在走,爱却永恒。爸妈容颜老去,散尽年华,大都和我有关吧,考研时候有个小心愿,带着爸妈四处游,只希望那一天早一点到来。你们是我未来的光亮,给我希望。
去年九月份,我很幸运被推免到孔令让老师实验室,在实验室学习实践的日子里,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微笑可亲的孔老师永远都会耐心地指导与鼓励我,严肃又认真的王宏伟老师总会让我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看着师兄师姐他们一身白衣服全神贯注做实验的样子,都会联想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的样子。真的特别喜欢这样的日子,每天可以与一群优秀的人交流接触,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这是难得的幸运。
很喜欢一种人,儒雅、和蔼、宽厚、友善,像一本读不完的书,耐人寻味。很喜欢一种生活态度,知世故而不世故,见过生活的凌厉依然内心向暖。很喜欢一种生活,你和我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热爱她。很向往成功,也喜欢脚踏实地,未来的路虽然不知道通向哪个方向,但是,努力奔跑一定会成为那个你最喜欢的自己。经久陈酿,“你”像一壶老酒,愈品愈香,让我浅浅欲醉,醉在你的芳华。
(作者高雨,系2014级农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以优异成绩被推免农学院研究生,受作物学一流学科资助,今年暑期将赴美国佐治亚大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