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如风终将逝去,唯有母爱似溪流潺潺不绝,似春雨润物无声。5月13日,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莘莘河大学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感恩之情。
三寸春晖,身隔千里心心念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虽然家在外省,但只要母亲节有空我就一定会回家。”2017级经济学院学生万昕宇谈到母亲节时拿出了自己夹在书里的卡片,他介绍道,“在西方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则是萱草。我特地找来这种草,把它夹在卡片中制成书签,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就是这样一份简单的礼物,处处体现着心意。
“在外地读了三年多的大学,这次回去是想陪陪母亲。”2014级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谢阳丽说道。谢阳丽来自四川一个美丽的镇子,如今的她正临近毕业。平日里强势的她,一提起母亲就变得目光温柔,“得知我要回去的消息,母亲高兴得像个小孩子。”谢阳丽笑着说道。回家的那日,谢阳丽刚一下车就看到母亲站在车站出口处张望,显然已经等了很久,显得有些疲惫。说到这里,谢阳丽声音有些颤抖,原来是母亲得知自己要回来,一直在计算日子。“回去的路上,母亲一直牵着我的手,细声问我旅途辛不辛苦,那一刻我忍不住哭了。”低徊愧人子,岂敢叹风尘。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思念是最温情的等待,而陪伴则是最美、最长情的告白。
焉得谖草,报答此生慈母心“在外读大学的第一年,没法回家给母亲庆祝节日,只能买点礼物寄回去,以表心意。”2017级民生学院学生吕孟希提起母亲时有些愧疚,这是她第一年没有在母亲身边陪她过节。
“妈,今年母亲节不能回家陪你,我给你买了些礼物。”吕孟希在电话这头说道,却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温柔的声音:“不用买什么礼物,能打电话陪我聊聊天就好。”听到这里,孟希提内疚得说不出话。吕孟希深知比起费尽心思的礼物,母亲更希望自己的陪伴,哪怕只是每日见面的简单问候和关心,“如果不是离家太远,我也希望能回去陪她。”
对此2016级基础医学院学生王秋实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她每周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有时忙就两周打一次,“我会和她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也会诉说自己的烦恼。也不用刻意去说什么,母亲听到儿女的声音就会很开心了。”正是如此,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只要你能时刻想着念着,对她来说就已足够。
夜闻杜宇,南风吹心为谁吐母爱似水,这句无数人耳熟能详的话也正是对母爱最贴切的比喻。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老师李燚说道:“母爱似水,因其无微不至,因其细致无声。母爱是温柔的,体现在鼓励和爱护,当它来的时候,就像沐浴在阳光下,亲切而温暖。”然而正是这种无微不至,使得很多孩子认为这种爱是理所当然的,而它的细致难察又使得一些生活上的关心被孩子无视。这也正是很多叛逆时期的孩子顶撞母亲的原因,正是这种不理解导致了矛盾的产生。李燚解释:“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是不爱孩子的,或许只有等你长大,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才能理解这种良苦用心。”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因为它是无私的且从来不寻求回报。”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王志永如是说。十月怀胎的辛苦,予我们生命的恩情,无论哪一个穷尽一世都难以报答。抚育孩子成长,在孩子背后默默地支持与关怀,洗衣做饭不厌其烦,“她难道没有自己的追求吗?她不想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但为了孩子,她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王志永动情地说道。正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使得母亲生而伟大。
母亲节这天,河大学子早已行动起来,为自己的母亲献上最真诚的敬意与最真挚的祝福。一场大雨倾城,带来夏的温度,已然五月萱草花开,远远望去花瓣绽放,似慈母殷殷期盼,恐游子迟迟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