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需三管齐下
近日,某地一中学老师在班群中发文称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让教学难以进行。而后,老师对于家长让自己留堂给孩子辅导的要求给出了“难道要老师用生命给你的孩子辅导”的回应。此言一出,导致家长的不满,并引发网友热议。
对此,笔者认为,据《劳动法》中条例表明,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后,没有义务用私人时间给学生辅导。而家长拿出“其他单位加班都是常有的事”的言论来质疑。在“春蚕”、“蜡烛”等这样代名词的影响下,让家长对老师有了刻板印象,把“教会我孩子”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并以此来道德绑架。
此外,对于孩子个人,如果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老师、家长再怎么着急也是无济于事。只有孩子自身产生想学习的动力,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才是家长与老师应该讨论的问题。
很多家长往往以为,学校是决定孩子成绩最为关键的因素。然而,据调查表明,家庭对孩子的隐性学业支持因素更值得关注,“阅读型”家庭子女的优秀比例也更高。由此,在笔者看来,教育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完成的。老师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家长和社会也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