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能:挥笔绘锦绣 杏坛谱春秋
【个人简介】李开能,男,美术学院专任教师,二级教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第九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民进四川省委员会,民进乐山市委副主委,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本月初,在四川省美术馆,我校200余幅师生美术精品集体亮相,这既是学校40周年校庆活动的重要项目,亦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和成果汇展。当人们漫步于艺术天堂之中,穿梭于画者为其创作的时空之中。有谁知道这200余幅画作是历经了怎样的路程到达这里?它背后又是凝聚了谁的汗水与付出?我想,如果寻找这些答案,有一个人会是很好的回答者,这个人就是美术学院专任教师李开能。这场汇展,于半年之前开始筹备,作为负责人之一的李开能,更是从头到尾全程参与。汇展的策划、参展的画作以及捐赠,每一项的实施都于奔波之中留下足迹。在联系各地知名画家和校友的过程中,"他们都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的请求",无论是折于李开能的人格魅力,还是艺术家之间的相惜之情,没有人拒绝他的请求。29年的时间,李开能认识了这所学校,爱上了这所学校:"对学校的感情是我做事的动力"。
画者:"热爱"是引路的灯塔
"绘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从不间断的热爱",1961年,李开能出生于西昌市一个贫穷的小镇,从小他便迷上了画画。小学的"图画"课让他觉得好玩,便止不住这种涂画的瘾,墙壁上、石板上到处都留着他的"作品"。正是这样一种天性的爱,成为他深爱美术、陷于创作的原动力。
这样一颗原石,慢慢地在接受技法的打磨中,最终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美术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让画画浸入了他的日常生活,画画成为了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的东西,甚至如果一天没有画画,他便觉得心中憋屈、难受。等到初中时,他便受别人影响,开始画速写,这个习惯现在也都还保持着。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基础功,是他坚持画速写的原因和目标。甚至在西昌师范学院美术班毕业后,到小学任教的三年时间里,他在工作之余带着他的速写本走遍了这个城镇,足迹遍布了大街小巷、犄角旮旯。1985年,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那里,他的理论得到了提升,技法得到了丰富,眼界得到了开阔,画作日臻精致。
在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李开能来到了乐山,来到了乐山师范学院,这个与他牵绊一生的地方。在做一名尽职尽责的教师同时,他也从未忘记他的另一个身份--画家。对艺术的热爱,让他根本停不下创作的画笔,因为他知道,只有在艺术中他的生命之树才会常青,他的世界才会色彩斑斓。于是,他一如既往的坚持着创作,像个孩童一样保持十足的好奇心探索着艺术世界。他的画作不断出现在《美苑》、《东方艺术》、《美术大关》等专业刊物上,跟随而来的赞誉从没让他自得,他依然在探索,在艺术世界中忘我追求。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会提供丰富的资源,但作为一名艺术家,你要把这些资源转化为你的作品",李开能将自然和社会作为他的缪斯,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写给这个世界的情书。他将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创作的激情,将生活的感悟转化为内心的平和,这些成为了丹青,成为了笔尖,成为了宣纸,最终成为了画。
师者:"责任"是教育的基石
李开能爱才惜才,他一直鼓励和引导有才华的学生。学生李凡在进校之初就展现了在绘画方面的天分,得到了李开能的鼓励和重视。李凡说:"我从小文化成绩不好,就只喜欢画画,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都未曾受到老师正眼相待,李老师就像是父亲,一直鼓励和支持我创作。"原本有着些许自卑的男孩,找到了自信,焕发出了年轻人特有的活力色彩。就这样,一个学生在李开能的关注和帮助下得到了成长。李开能就像是淘金者,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下,总能发现金子的埋藏地。一个个金子,被李开能发掘出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闪耀着熠熠光彩。李开能热爱教育事业、一心为学生成长发展着想,不辞辛苦的为学生付出,圆学生成才的梦想,他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激励者。
刘芹是李开能的学生,毕业之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因具有绘画才华,李开能便经常发信息鼓励她坚持创作。现在,身在内江的刘芹每个周末都会来到在乐山的李开能的工作室进行创作。李开能还经常告诉她一些关于美术展览会、比赛的信息,这次学校建校40周年师生美术精品汇展,李开能还让她创作了两幅作品作为母校的贺礼。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年轻人。"只要他们不放弃绘画这件事,那么我就永远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们",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见证过他们的天赋以及成长的人,他比谁都珍惜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比谁都希望他们不要随波逐流,放弃自己所长,屈于现实,白费了那多年的努力。
李开能在教学中,一直严格要求学生,他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在教授意象彩墨课程时,他一直让学生每周画25张小构图,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经验。他认为只有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才能将自己的想法转换为作品。此外,他让学生在临摹经典画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出更有思想、有空间拓展的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虽说是临摹,但他叮嘱学生不能故步自封,要开阔眼界,要了解绘画不止一种方式,要学会举一反三。李开能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始终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深入钻研绘画技法与理论,努力探索适应学生学习的新的教学方法。
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李开能鼓励同学们"走出去",积极参加专业比赛。每每参加专业比赛或布置画展时,不管是在场内还是场外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场外,他全程指导学生,画什么、怎么画,他都会给出指导性意见。参赛期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不论再晚,只要学生坚持,他便会同样坚守。场内,他帮助学生布置画展,做同学背后的守望者。他的学生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各大专业比赛的获奖名单中、各专业刊物中,多名学生还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
"教书育人是需要自己的学识在一定的高度之上的,这样你才能为学生授业解惑",李开能从未停止过对学术领域的探索,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提高着自己。近年来,他主持省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厅级课题10多项,发表了60余篇美术论文。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他的职称从讲师升为副教授、教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他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以长远角度来思考学生的未来。
"责任"二字深深铭刻在李开能的职业生涯之中。怀着对为求学而来的学子的责任与怜惜,李开能在将近30年的执教生涯中,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不让他们走歪路、做歪事。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长,是李开能最开心的事情。
人者:"忙碌"是人生的常态
"教授"只是李开能众多头衔之一,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任着四川省四川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民进四川省委员会,民进乐山市委副主委,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经过30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探索与感悟,李开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鲜花与掌声向他涌来,但他没有自满。他认为在获得每一个荣誉的同时也是他人生的新起点,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没有驻足观望脚下的风景,而是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探索着,继续在艺术的山峰上攀爬着。
人不是生下来就是来享受的。面对繁忙的工作,李开能也有疲惫的时候。"疲惫时就休息一下重新战斗,不能说疲惫就倒下,就甩摊子。"作为一个"师院人",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2001年纸装人体展示,他作为负责人,从策划到展出过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和疲惫的身影。2006年学校迎接本科审核评估,他作为美术学院的负责人,自然要冲在最前线,忙完之后感觉自己脱了几层皮,但他始终坚持大局意识,把学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仅永无止境地追求艺术,更勇于担当社会重任、传播繁荣文化。作为四川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四川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嘉州画院副院长,大佛画院常务副院长,乐山市文联副主席,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积极为省市美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并身体力行的投入到艺术的创作、研究、推广、交流之中,为省市美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年来创作成果丰富,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李开能心系社会发展、心系民生,为城市发展提出实施意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作品专辑,为更多的人了解、学习艺术文化提供参考。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开能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精髓。虽然他他以平和的心态迎接这些荣誉,但在荣誉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三尺讲台他会站一生,李开能是严师亦是益友,他在课上严格要求、以身示范的严师,在课下他又是学生可以倾述心事的益友,万千学子,他怀着满腔热忱来教书育人;一支画笔他会握一生,他从未放弃过或中断过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对他来说绘画是一辈子的事情,会画到拿不动笔的那一刻。
“教书育人是需要自己的学识在一定的高度之上的,这样你才能为学生授业解惑”,李开能从未停止过对学术领域的探索,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地充实着自己、提高着自己。近年来,他主持省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厅级课题10多项,发表了60余篇美术论文。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他的职称从讲师升为副教授、教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他可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以长远角度来思考学生的未来。
“责任”二字深深铭刻在李开能的职业生涯之中。怀着对为求学而来的学子的责任与怜惜,李开能在将近30年的执教生涯中,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不让他们走歪路、做歪事。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学有所长,是李开能最开心的事情。
“教授”只是李开能众多头衔之一,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任着四川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民进四川省委员会,民进乐山市委副主委,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经过30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探索与感悟,李开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鲜花与掌声向他涌来,但他没有自满。他认为在获得每一个荣誉的同时也是他人生的新起点,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没有驻足观望脚下的风景,而是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探索着,继续在艺术的山峰上攀爬着。
人不是生下来就是来享受的。面对繁忙的工作,李开能也有疲惫的时候。“疲惫时就休息一下重新战斗,不能说疲惫就倒下,就甩摊子。”作为一个“乐师人”,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2001年纸装人体展示,他作为负责人,从策划到展出过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和疲惫的身影。2006年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他作为美术学院的负责人,自然要冲在最前线,忙完之后感觉自己“脱了几层皮”,但他始终坚持大局意识,把学院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仅永无止境地追求艺术,更勇于担当社会重任、传播繁荣文化。作为四川省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西蜀花鸟画院副院长、四川民进开明画院副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嘉州画院副院长,大佛画院常务副院长,乐山市文联副主席,乐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积极为省市美术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及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并投身于艺术的创作、研究、推广、交流之中,为省市美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年来创作成果丰富,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李开能心系社会发展、心系民生,为城市发展提出实施意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同时,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作品专辑,为更多的人了解、学习艺术文化提供参考。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李开能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精髓。虽然他他以平和的心态迎接这些荣誉,但在荣誉背后是他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三尺讲台他会站一生,李开能是严师亦是益友,他在课上严格要求、以身示范的严师,在课下他又是学生可以倾述心事的益友,万千学子,他怀着满腔热忱来教书育人;一支画笔他会握一生,他从未放弃过或中断过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对他来说绘画是一辈子的事情,会画到拿不动笔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