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让读书成为一种风尚


  已然暮春时节芳菲开尽,但书的清香却未曾远去。适逢世界读书日,河南大学开展读书月与之相映,弘扬读书精神,展现河大风采。时光正好,莘莘学子,不妨于春色十里中与书香为伴。
  最是书香散漫时反寒的清晨尚且微凉。世界读书日当天,2000名学子汇集我校金明校区图书馆前,于此晨读。伴着朗朗书声,颇有古色古香的韵味,这便是我校宋韵诗社发起的“2000人晨读”活动,也是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晨读也是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继承和发扬‘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河大精神,我们举办了这些系列活动,来督促和激励大家去阅读。”宋韵诗社部长李云直介绍到。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在热爱书的国度,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读书月期间,我校金明校区图书馆不仅举办了系列讲座以推广数字阅读,还开放了珍藏室,助学生探索知识海洋。2017级迈阿密学院学生申励辛参与了此次活动后感触颇深,他说道:“此次讲座主要是介绍和讲解数字资源数据库,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更开阔了我的视野。”此外讲座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查阅资料的渠道,以便他们获取更多高质量的素材。作为河大学子的精神殿堂,我校图书馆一直肩挑重任。
  版权意识心间存世界读书日的全称又叫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提到书籍就不得不谈版权问题。现如今许多不良商家利用法律漏洞进行盗版书籍的传播,很多书店因此深受其害。而处于传播迅速,冲击力强烈的网络环境下的电子书更是如此。对此2017级经济学院学生马原野有着自己的经历。“我很喜欢读书,但因为正版价格昂贵就只好购买盗版书籍来看,但是盗版书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错误内容,不仅使得观感变差甚至还会误导阅读者,所以我现在一直在抵制侵权行为。”古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能使人明智,但如果我们所读书籍皆为盗版,所阅诗章皆有残次,便会贻误个人,甚至影响到文化传承。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以身作则,提高版权意识。
  然而作为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大学生的版权意识并没能达到应有的层次,大多数人还依然认为版权问题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事实上购买盗版、侵权作品,抄袭他人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甚至是研发成果、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侵犯版权的典型事例。对于版权问题,2017级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刘婧雯提出了一些她的建议:“同学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版权意识,最好事先查阅相关资料,以免遭遇不必要的麻烦。”与此同时,她还表示,大学生也应该具备维权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就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应有权利。
  且携书香行渐远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阅读在最近几年里得到迅猛发展,兼容性阅读媒介的出现也使得数字阅读普及起来。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高效一直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于是电子阅读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迅速在大学生之间流行起来。我校金明校区图书馆内就设有电子书借阅器,只需下载相应的手机软件,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得到需要的书籍和资料,十分便利,很多大学生也因此得以更加高效地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
  无论是电子媒介还是纸质书籍,重点都在于阅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老师王娟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理解:“阅读是极佳的排压方式,当你忙碌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捧起没来得及读完的小说,沉浸在精彩的故事里,那一瞬间身心都得到了放松。”闻着淡雅的墨香入梦,始知读书便是解乏良药。
  “读书更是一件充实自我的事情,它不应该被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陈旸如是说到。他认为读书可以使空闲的时间变得富有价值,会让生命的分秒变得厚重。这种读书的精神会一直激励读书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层次,增强自己的信心。
  伴着枕边的书香漫溯一曲曲平仄诗章,让点滴心事于文字的韵脚中慢慢零落。读书读的是文字,留下的是经验与思想,古有云良书似友,不无道理。值此良辰美时,河大学子自当以书为船以梦为帆,于学识海洋腾风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