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在网络上,也称5月25日为“悦己日”或“自恋日”,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每年的5月是燕山大学5·25系列活动月,在这里,你会遇到个关乎自我,关于青春的心理节。如何看待心理健康问题,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求助,当我们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问谁,哪里可以找到靠谱的答案,燕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的老师们在《师说心语》这本书里给了你答案,我们整理了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基本内容,希望大家重视和正视心理健康这个问题。
心理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的需要。何谓心理健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家都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起来,我们看待心理疾病问题也需要和看待身体疾病一样:这是健康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帮助和医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疾病负担源。在西方国家,抑郁症常常被称为“心灵感冒”,意思是说抑郁症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在中国,许多人,甚至小学生都知道身体感冒的多种症状,但了解“心灵感冒”症状的人却少之又少。精神疾病一词也一直是人们谈之色变、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可惜的是,在人们希望精神障碍“有多远滚多远”的时候,它却早就偷偷藏在了我们身边。很多时候,心理疾病都有一个逐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常常开始它不过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但得不到正确的疏导和疏通,就酿成心灵的“堵塞”,这才造成心理扭曲和疾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一有心理问题就“讳疾忌医”,不愿向人诉说。
在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出现一点心理障碍或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看心理医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心理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医生一样的都是治病。正视心理问题,很多时候如果需要看心理医生,那就积极面对:亲爱的,你可能只是病了。
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的,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理健康状态,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扰,产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消极情绪
客观世界五彩缤纷,我们的情绪也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情绪的分类,心理学界说法不一。我国古代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说。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八种基本情绪理论。虽然对情绪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是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人类具有四种基本情绪,即:快乐(如释重负)、愤怒(不平则鸣)、悲哀(顾影自怜)和恐惧(束手无策)。
四种基本情绪中,快乐为积极情绪,而愤怒、悲哀和恐惧都是消极情绪。很多同学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不应该有消极的情绪,一旦有了,就说明这个人的心理有问题了。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即使是消极的情绪,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焦虑紧张的情绪会使我们对某些预期对象更加重视,从而把准备工作做得更足。恐惧和愤怒情绪可以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身体的潜能得到动员,起到增力作用,以利于人们提高警惕,应付当前的不佳状况。痛苦是人们身心受创的指示信号,指引着人们的改变,对人们的身心起到保护作用。一段时期的悲伤能令人变得更加坚强,更有能力应付生命中的挑战。
怎样的情绪才属于健康的情绪呢?心理学认为,健康的情绪必须满足如下几条标准:诱因明确,反应适度,有自制性,积极的效能,表达恰当,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心理困扰
我们所讲的心理困扰,指人的一种界于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心理困扰者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它由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学习压力大、恋爱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所引起。
心理困扰有以下特点: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健康和心理困扰都是我们心理的正常状态,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人会一帆风顺,难免会因为挫折和困难等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调整,恢复正常即可。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我们每顿饭最好吃二两,你今天正好吃了二两,所处状态就类似的所说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果你没把控住吃了三两,肚子只是感觉稍微有点胀,没有很不舒服,我们散散步、消消食就会好起来,此时所处状态就类似所说的心理困扰状态。
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与精神障碍基本是同一概念,指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有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
正常人的意识思想都是对现实中客观事物的反应,但许多心理障碍患者所反应的内容,根本没有现实情况可对照,比如患者在没有任何人的教室上自习,听到有人骂他。
是否有“自知力”是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障碍的重要标准,如果大家都已经觉得一个人不正常了,而他却不自觉,那毫无疑问他需要前往精神科治疗,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困扰与心理障碍分属正常和异常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它们的实际表现大相径庭。心理障碍是高于现实、脱离现实的,心理困扰是源于现实、反映现实的。心理障碍是需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心理辅导的,心理困扰是以心理辅导为主、辅以知识教育的。所以当我们出现心理障碍问题时需要专业医生。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某一事件或境遇明显超过个人的应付能力和资源,导致当事人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而有严重危险性的紧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自伤、自杀、伤害他人、精神崩溃等行为。
脆弱的心理特点和重大的挫折事件是导致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正处于不成熟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渡期,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同时还面临情感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以及自身价值和自身角色确立等各种重大问题,此时一旦遇到重大心理影响事件如亲人去世、恋爱失败等,则十分容易产生过激行为。
自杀是一个人情绪情感爆发的结果,而我们人类的情绪也是有周期的,做出自杀行为时,基本都是情感刚好处于波峰的时期,如果能向心理热线或他人求助,此时爆发的情绪就会缓解,自杀的意念也会减弱。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面临心理危机要及时求助。
燕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服务类型及其常见咨询内容
1、发展性咨询。常见咨询内容包括:性格的认识与完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改善等
2、适应性咨询。常见咨询内容包括:情绪困扰、情感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困扰、择业困惑、失眠困扰、性心理困扰等。
3、障碍性咨询。常见咨询内容包括: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咨询地点:东校区世纪楼301
预约电话:0335-8066143
心理热线
当你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进行面对面的咨询,而自己的心理咨询需求又很强烈和急迫时,有一种临时替代性办法:心理热线。
(1)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010-82951332(普通话费)
全天24小时
(2)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心理援助热线的全体咨询师都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标准的培训和考试。
021-12320-5(普通话费)
每天8:00—22:00
(3)李家傑珍惜生命大学生心理热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与清华大学
心理咨询中心联合主办,是全国首家专门面向全国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的公益心理热线。4006-525-521(普通话费)
010-62785252(普通话费)
周一至周日,16:3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