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首推“安全教育课” 共织“平安校园网”







  “从小学就开始上安全教育课,都是讲如何遵守校规校纪,提高安全意识之类的,比较空洞。现在上的安全教育课很实用有趣,对危险的应对很巧妙,比如用钥匙或者笔扎坏人眼睛的办法,虽然有点狠,但真的能够保护到自己。”2017级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尚佩佩和同学们都觉得现在的安全教育课堂形式跟以前的大不相同,不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能够真正作用到生活中,保护自己甚至帮助他人。
  强化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贯彻“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宗旨,加强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防范历来是我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7级新生入校以来,我校首次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本科必修范围,以学分制形式展开,该课程成为我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此项举措在全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名列前茅,深入推进了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别具匠心 成绩斐然
由于是我校首次推行“安全教育”课程纳入人才教育,并且在全国也没有很多经验可供借鉴,从2017年3月开始筹备直至12月年度活动结束,保卫处的老师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前进。我校“安全教育”课程共包括32个学时,分为线上理论课程和线下实践课程两部分,各16学时。线上理论课由学校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购买理论课件,学生通过手机登录可免费观看,并有配套习题及考试,网络成绩最终按比例记入总成绩。线下实践课程由我校保卫处全权负责所有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
  据保卫处处长沈银华介绍,这项创举的宗旨是为了深入贯彻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政策方针,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2016年平安河南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任务,本着我校“安全立校,安全强校”的原则,维护学校稳定和师生安全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思考和解决的难点在于怎样使线下实践课的内容和形式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从这一节课中真正受益。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培训和演练,经过反复斟酌讨论,保卫处老师将校内关键、易发、多发、容易被忽视等重点问题进行分类,最终确定了“安全教育”线下课程的四大方面:灭火演练、逃生自救、防身技术和现场急救,并先后组织了消防知识专题讲座、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快速出处警演练、报警技能培训、专业人员考核培训等专项训练。
  茹庆德副处长谈到,首先因为这四方面实践操作性强,学生容易习得。另外这四大版块都是校园安全的重中之重,学生一旦掌握即受益终生。我校现已采取这种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新入校的7000多名新生全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2017级全校新生的培训和演练覆盖率已达到96%,合格率达到98%,活动收效显著,学生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内容,学习成绩列入学分的这项举措只是我校“平安校园”安全建设大框架的一部分,但其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更使我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向制度规范、责任保障、群防群治、常态长效的良性形态发展。
   教育创新 全员参与
万事开头难。虽然学校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大力支持保卫处的此次创举,但困难仍旧存在。首先就是保卫处老师们日常工作和教学的冲突问题,保卫处工作琐碎繁杂却至关重要。日常拉网式排查工作与编写教案时间冲突,专项排查治理工作与规划课程安排双管齐下无疑将保卫处老师的工作量增加一倍。不仅如此,在室外上课的特殊性还要求他们必须熟记课程环节,制定措施应对突发情况。薛利副处长表示,有时遇到紧急状况,连轴转是常有的事,好几位保卫处人员一天都只能睡一小会儿。其次就是教学困难,目前国内“安全教育”课程还没有完整配套的教具教材,只能靠保卫处老师们自己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缺乏教材,大家就总结做安保工作的多年经验,自查资料。也正因为如此,现场教学所教授的技能都非常实用,贴近日常生活。缺少教具,老师们的办法是“没有就借,再没有就自己做!”比如“应急救护”版块,用来进行包扎教学的假人是老师们从其他学院借来,上完课便得还回去;在“防狼术”教学版块,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操作步骤,老师用一个纸盒,上面贴一张打印好人脸的A4纸,让学生用笔等尖锐物体去刺,学生感到新奇又实用,都踊跃参与。“我们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沈处长说这话时,保卫处其他几位老师还打趣他:“连爱人的高跟鞋都带到课堂上当教具了。”
  “刚才说的这些困难还都比较容易克服,辛苦一下就过去了,最大的困难是同学们不愿去树立安全意识,下午刚上完课,晚上回去就充电器着火,这也是我们保卫处最头疼的问题。”刘天衡老师如是说,其他老师也在沉默。保卫处的众多老师平均年龄都在4、50岁左右,最年轻的付豪副科长30多岁,年龄最大的刘天衡老师已经70多岁了,是退休后仍在发挥余热,他们中有人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坚守了40多年,即将面临退休。在他们眼里,新乡学院的每一位学子都像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只是在默默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这一方校园的安全。
   时时督促 入脑入心
除了“安全教育”课程,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和检验学习效果,学校还相继筹备组织以普及安全知识、深化平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校园杯”安全知识竞赛,24500多名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卷面考试和现场竞赛进行初赛、预赛和决赛,取得学生高关注度、高参与度的良好效果。
  不仅是学生,校园内的所有教职工的各项安全都是保卫处的职责所在。为有效保障学校的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保卫处采取了定期进行消防隐患排查、对校园车辆进行报备和管理、建立突发状况的应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为“平安校园”建设添砖加瓦。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学校注意把握“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交通安全月”等重要活动,紧盯寒暑假、国庆和中秋节、元旦和春节、毕业和迎新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警示。通过悬挂标语、制作展板、发布温馨提示、播放LED屏、车载喇叭、印发宣传册、新媒体等渠道广为宣传,将安全意识散播在校园各个角落。
  安全无小事,我校将“校园安全”工作紧抓紧打,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取得卓著成效。2017年,我校被评为新乡市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单位、驻新高校安保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消防协会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这也正是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最好响应,“平安校园”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