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别于秋遇于秋


  梧桐细雨悄然落,梦醒忽闻已深秋。
  现在正值北方的秋,刺骨的风不只鞭打着匆匆行走的人,更载着一片片金黄的落叶去往一个个未知的远方。
  秋景是杜牧眼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 扇 扑 流萤。”秋情是李清照心中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不知道是阴柔阳光的引导,还是寒冷空气的唆使,秋天似乎成了萧瑟、凄凉、离别的代名词。一入深秋,人们便满脸惆怅,抒发着各自的离愁别绪。
  十八岁,初离家,这个秋天于我而言似乎意义更重,感情更深,念家更切。我们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但也忘不掉平日里母亲手里的一碗素面;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也忘不了我们曾经携手走过的点点滴滴,昔日里的欢声笑语。可是当今年第一场冷冷的秋雨冲走身上家的味道时,我们恍惚间觉得,也该长大了,也该自己面对些什么了。
  原来的我喜欢秋天,是因为它没有烈火般骄阳的炙烤,却有着图画般簌簌的落叶。那时的我,肤浅地理解着诗人笔下的愁,游子心中的哀。现在的我也喜欢秋天,可更多的是这眼前的一草一木让我对家乡有着一种无法抹去的思念。
  徐志摩在 《沪杭车中》 慨叹:“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于是,时光在一场场离别中渐渐流逝。鲜花盛开于夏,便注定枯萎于秋;大雁春天飞于北,便注定会在秋天告别;人呢,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也注定会与世长辞。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令我印象很深的话:“人总会分别,为了接受最后一刻的告别,世界为我们安排了一场又一场小的别离。于是别离的感伤便被安排到了秋天。”
  有时候就在想,秋天似乎也没有那么荒凉,落叶归根又何尝不是新生命的孕育,离别又何尝不是为了下一场相遇。如此看来,秋天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吧。也许现在的我们会暂时分别,但我们终将会化作世间的一粒尘埃,又无限地靠近彼此。如果真是这样,我希望这场相遇会被安排在并不凄凉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