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维护“她”权益不止在路上


  世界上总是存在各种主义,让人无法捉摸。如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又如当今世界上产生的极端男权意识以及女性们深恶痛绝的大男子主义。在一个标志着文明的和谐社会,所有人自诩男女平等的时候,而总是被现实打上狠狠一耳光,女性的权益仍在不断受损。近年来,虽然社会上也在不断提出维护女性权益,但维护“她”权益,应不止于在路上。
  古代,以男为尊,一夫多妻制,女性只不过是延续香火的工具;民国建立,女性们开始懂得捍卫自己的女权,开始能够不以夫为尊,能进入学堂学习,可以自己从事工作。当今社会,女性也能够随心所欲,独当一面。可是社会中却常出现一些女性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现象。
  自小学习花木兰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可在许多工作面前,却似乎无形中对女性产生性别歧视,极大地损害了女性的权益。在职场中,女性的能力却往往会受到怀疑,很多人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中国妇女报》报道中指出,一些企业明确规定“不招收女职员”,或者要新招收的女员工在合同上签字保证 “合同期间不怀孕”。 现在,虽然有少数女性当上了私营企业的领导人,但大多数女性还得与不利的环境作斗争。在城市工作中,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被解雇的机率更大。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学历,甚至更加出众的工作经历也无法改变这个局面。即使成为领导人的女性也不得不面对流言蜚语和能力的怀疑。作为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社会上某些行业对女性的怀疑与不屑,而我们更应该去肯定这些女性的能力,可以将优秀且极具能力的她们当成社会的榜样。
  同时,社会上的分工也同样存在不公平。在大多数家庭中,全职相夫教子的女性应该在少数,大多数都是职场女性,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可是却不难发现,家中孩子的教育以及家务基本上仍是由女性承包,仿佛这是女性的职责。其实不然,同样外出上班,辛辛苦苦,为何女性却要独自背上家务的枷锁,而男性却无需承担。女性在家庭中充当着劳动工具的角色,享受着相比于男性的不平等待遇。相夫教子也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男性也应该体贴和体谅女性,一起为这个家庭出力,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中事务。
  再者,不平等以及女性权益受损最集中表现在家暴事件中。家暴事件的受害者基本上都是女性。七年前的李阳家暴事件,娱乐圈内的张默与童瑶、贾静雯和孙志浩,在网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起,但带给女性的伤害不仅是浑身青肿,惨不忍睹,还有心灵上的阴影与创伤。有些勇敢的女性会公开提出,寻求法律的制裁;而有些女性,则选择了自杀,离开这个残忍的世界,即便那些没有选择极端方式的女性,也在心理上留下了深重的阴影。因为存在着传统的家庭观念,妻以夫为主,男性则可使用暴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自己的“权威”,却生生地毁了一个原本和谐美好的家庭。家暴,是所有家庭都不应出现的字眼,女性在事件中完全属于弱势群体,我们更应该号召和谐家庭的建立,保护女性的权益,也保障家庭的和谐幸福。
  对此,我们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妇女的劳动与社会权益,保障妇女的生命安全,保障男性与女性在职场方面的平等。一切法律的出台和完善,都处于行走的途中,都是对女性进行保护和关爱。
  总之,女性作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人类的繁衍,或是社会的进步,没有哪一样离得开女性的参与和奉献,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保护女性的权益。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则需要倡导全社会关注家暴事件,维护妇女权益,帮助受伤的妇女重拾希望。只有保护好了女性的权益,才能够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 (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