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去春光好,学子应聘忙。在刚刚结束的我校2018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上,265家用人单位齐聚一堂招贤纳士,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近12000个岗位,涉及网络技术、机械、化工、金融、教育、医疗、设计、广告等多个行业。最终,参展单位共收到学生现场投递的简历2550余份,与招聘单位初步达成意向的毕业生达819人次。
毕业生就业,一直都是社会和高校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就大环境而言,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每到毕业时,总会有一个更庞大的数字刷新去年的毕业生人数。自2002年起(当年中国第一届高校扩招毕业生毕业),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05年突破300万,2008年超500万,2011年过600万,近3年更是达到16万到28万的单年涨幅。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45万人攀升至前所未有的765万。而未来一段时间,这个数字将会只增不减,社招、校招都会迎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针对就业难这一现状,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武汉作为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也为大学生就业做出积极贡献,出台“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去年10月,武汉市政府还正式发布了留汉大学生毕业落户、住房、收入新政,旨在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正是基于此,为搞好这次2018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我校进行了全面统筹,多方部署,力图从前期宣传、现场组织到后续接洽等方面,为毕业生们提供全方位服务,而网上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一些企业与学校间的长期合作,都为招聘会上双向选择的成功创造了条件。更为可喜的是,通过供需见面会,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学生培养的方向,为做大我校毕业生“就业”蛋糕打下了基础。这种种举措,在千军万马的招聘海洋中,成功为我校学子架起了一座就业的“立交桥”。
全面统筹 贴心服务 实现“校企双赢”
无论是参加招聘会的用人单位,还是在场的我校教师、学生,都一致认为此次招聘会的圆满举办与前期的得力宣传,现场的组织有序密不可分。
为办好此次2018届毕业生春季供需见面会,学校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招就处提前在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上发布了参展企业的招聘简章,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提前公布了参加供需会的企业名单和会场展位平面图、应聘温馨提示等。学校还对参展企业做了大量的审核筛选工作,力图为毕业生提供最优的岗位选择。
为维护会场秩序,招聘会采取分流进场的方式,并在场内安排了大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秩序协调,以便全程监控会场动态。现场广播随时播送招聘信息和企业展位号,使整个流程保持顺畅。
这届招聘会的参展单位之多,涉及范围之广给我校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自江汉大学商学院会计专业的汪同学认为,相比秋招来说此次春季招聘会的企业单位数量更多,求职的机会也更多。看完招聘会后汪冬冬对自己工作的定位也更加清晰。武汉爱尔眼科汉阳医院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对招聘会给予了肯定:规模大、区域有专人负责都体现了江汉大学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的做到了“校企双赢”。
拓宽渠道 了解需求 做大“就业蛋糕”
此次招聘会,学校联系了机械制造、化学化工、计算机网络、通信工程、服装设计、广告装潢、健康医疗、体育保健、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的用人单位参会,以便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做大就业蛋糕。而前来招聘的单位,也对我校毕业生表现出极大兴趣,提供各种优厚条件,以期吸引自己满意的人才。
与往年不同的的是,今年招聘企业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天门市自实行人才引进方案计划后,今年是该市的事业单位第一次来我校招聘,共涉及49个主管部门,预计提供213个就业岗位,希望能从高校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天门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公务员局副局长王利军女士表示,对于本科生的招聘门槛较往年有所降低,以往以985、211高校为标准,而今年,为了扩大招聘范围,市政府决定放宽限制,凡一本高校毕业生,都可参与应聘。学历只是一个门槛,在实际招聘中,会比较看重应聘者的性格、态度,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在校期间有过学生部门任职经历的学生会更有优势。王副局长还表示,天门市事业单位员工的待遇是很不错的,事业编制的员工与公务员享有基本同等的薪资福利等待遇。为了引进优秀人才,天门市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样第一次来我校的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招聘总监李玉滨先生表示,在我校主要招聘营销储备干部(互联网营销推广)职位员工,工作地在上海,该岗位对专业对口要求不高,主要看中应聘者的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应聘者在面试时的谈吐表现以及留下的印象相对比较重要。
此次春招会除了引入“新鲜血液”的新单位,还有很多是多次来我校引进人才的企业,对江大毕业生一向青睐有加。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女士表示:“我们公司每年都会来江大招聘,目前在公司任职的江大毕业生也挺多,并且工作表现都很不错。在公司任职的江大毕业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性格开朗活泼,沟通交流能力强。所以我们企业每年都会来到江大招聘。”
武汉久艺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江大的毕业生极为看好和信任。在其就职的专业人才中,就有不少我校的毕业生。
对话企业 锻造人才 提前“规划就业”
记者通过对多家企业的走访,也了解到招聘人员对毕业生和在校学子提出的一些建议。
武汉奥克化学有限公司盛女士谈到了专业对口问题。盛女士说,我校化工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对口,在校期间的实验也相对较多,毕业生求职时在动手操作能力上有很大优势,非常符合公司对员工的需求。对在校期间有学生部门任职经历的学生,公司也是比较青睐的。此外,除了对新入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公司还会帮助员工进行职业前景的规划,以促使员工的长远良好发展。
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负责人建议毕业生求职时要脚踏实地,先想自己能做什么,再想能获得什么。要试着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问题。专业对不对口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肯不断学习的动力。他希望毕业生能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明晰的个人职业规划,改善求职心态,这样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春招会上,还有许多老师的身影。他们来到现场,关心着毕业生们的应聘情况。人文学院的万志海老师表示,此次招聘会岗位很多,但存在求职人数冷热不均的情况。在未来职业规划方面,他希望快毕业的学生能从实际出发,不要觉得某个岗位辛苦就不考虑。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从不知名的企业做起,积累工作经验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
医学院的车超老师对快毕业的学生也提出建议。他说,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应提高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些都对就业会有帮助。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劲松说:“希望快毕业的学生在慎重择业的同时更要考虑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尽快就业是很好的选择。也希望考研的学生来参加一下招聘会,可能会改变想法,做出更好的选择。”
从这些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老师们的建议可以看出,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摆正心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对于就业至关重要。大学生应该利用在校的资源,听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越早做好符合自己的规划,学好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相应的能力,越能在大四毕业求职时占据先机,在求职时脱颖而出,成为被伯乐赏识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