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个“不安分”的大学生创业者的故事





  “20岁就应该懂得自力更生,和同龄人比,和周围人比,要敢于跳出舒适圈。”眼前的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他叫魏鹏涛,我校2015届电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是“e家园”和校内“二妮煎饼店”老板的他,创业之路,起于校园,盛于社会。
  创业萌发于内心的“不安分”
  和同龄人相比,魏鹏涛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加明确的规划,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知道怎么做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在这个青年的心里,创业的芽儿早已冲破土壤,奋力汲取阳光,他所缺乏和等待的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时机。
  上大学不久后,魏鹏涛主动提出不再接受父母每月打来的生活费,他要杜绝外援,自强自立,靠自己的努力书写自己设计的人生。
  这个倔强的小伙子,说一不二,自此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
  和很多人一样,魏鹏涛从兼职做起。大二暑假开始,他尝试过很多工作,也多次遭遇中介骗局,还没进兼职的大门,就被收取服装费,结果工作没找到还损失了一大笔钱。走过狭窄的暗道,他的视线开阔了。车展,会展,婚庆服务,培训机构里都曾有过他的身影,滴滴打车在南京的推广他也曾参与其中,多个行当摸过一遍。“那阵子就是两眼一抹黑过来了,认知的局限性也在兼职的种种经历中逐渐被打开。”有了前期的经验,魏鹏涛渐渐深谙了社会丛林的生存法则。
  创办南林兼职联盟社团 在青奥会崭露头角“我脑海里有一个指导思想:创业,实现自我,不管赚钱与否,我想尝试,增加社会阅历。”经过前期兼职的经验积攒,魏鹏涛有了自己的创业想法。
  2013年,他把想法付诸实践,创办了南林兼职联盟社团,联合南林学生和校外学生,承接各种商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最多的时候社团集结了800多名学生。“我们当时在南航、南农都有业务。”回忆起当年的盛况,他十分激动。
  让魏鹏涛感到最为自豪、最为难忘的是他们为青奥会送餐的出色表现。一支全部由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如何完成每天上万份的送餐任务?这令人匪夷所思。“我们早早启动了人员选拔,经过为期4个月的审核、培训、定岗和负责人任命,最终培训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团队为青奥会服务。”魏鹏涛的团队承包了青奥会期间80%的送餐任务,每天三万份的餐饮,经过他们的手从制作间送到指定的地点。比赛短短12天,400人的送餐团队,近30万份餐盒,每天都准确无误,保质保量送到目的地,这支学生队伍的效率和精准让人惊叹。
  南林兼职联盟还承接过像联想、华为和三星等大品牌的的活动宣传。魏鹏涛试图买一套设备自己干,因为每次租用别人的器械,开销还是很大的,不过当时一套LED设备就要好几万,由于资金有限,这个念头也就随之被打消。随着兼职联盟渐渐在圈子里站住脚跟,有了名气和口碑,各种活动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南京电视台也对这个团队进行过报道。那几年,是兼职联盟人气最旺的时候,年轻力盛的他以勇往直前的气势为梦想拼搏着。
  “联盟镖局”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服务2014年底,已经在北京实习一段时间的魏鹏涛和南林7名同学一起创办了联盟镖局。联盟镖局分为内外两个系统,内系统服务人群面向南林的在校学生,外系统是为校外客户做商业策划。“联盟镖局”顾名思义是负责货物押送,不过他们押送的不是镖,而是学生的快递。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预约,他们把分散在各个快递点的快递收集起来,配送到学生手上。同时他们兼顾桶装水、干洗服务以及网上超市业务,实惠的价格和周到的服务立刻赢得很多学生的青睐,推出的微信平台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8000多的关注量,网上超市的日活跃用户达也1000余人,为南林学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外系统项目大,来钱快,一年下来,两个系统合计起来年营业额竟然高达700万左右,让人咋舌。
  二村的两间套房和一个仓库是他们创业作战的大本营,这里虽不是家,却有家的温暖。联盟镖局创立之初,正赶上学期末,每个人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还要挪出大量时间负责联盟镖局的运作。魏鹏涛作为团队灵魂,顶住压力扛了下来,把团队打理得井井有条。随着业务扩大,经营得当,联盟镖局有了利润,但是魏鹏涛和其他成员坚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初心,坚决不多要一分钱,他们把200多万盈利所得投入企业,维持联盟镖局更好的运转。“有点财大气粗!”魏鹏涛这么形容当时的联盟镖局。
  看着联盟镖局逐渐走上正轨,魏鹏涛也退了出来,重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要给他们断奶,不能再喂食了,一定要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魏鹏涛说。以快递为纽带打造新型商业模式魏鹏涛好像和快递行业较上劲了,在联盟镖局之后,他一头扎进这个圈子寻找新的机遇。
  e家园是他在连云港启动的新项目,目前已经覆盖了28家社区。立足于开发完善社区服务,打造以快递集散为纽带,整合维修、便捷超市、物业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小型社区商贸。
  “这是商业机密吧?”在他把创业新思路全盘托出的时候,记者惊讶不已。
  “算是吧,但你光有想法还不行,终归还要落实到行动上去。”他淡定地应道。这一新型社区模式,依托于公众对快递业务的黏性,给物业管理带来活力。一方面扩大了相关人员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社区安保人员在参与快递配送服务的过程中也间接巡查了社区,确保社区安全,一举两得。
  魏鹏涛转动手里的玻璃水杯,眼中闪出一点光亮,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这一回,他把眼光再次收回到待了4年的大学校园。“南林的快递点基本分散在两个地方,玄武和二村。你可以看到,玄武附近已经带动了一批小型的商家驻扎。”他的下一个目标,瞄准了二村一带,借由快递带来的人流,结合大学生所需,营造一个小型商圈。或许再有一年,这个发酵已久的计划,也将会变成现实。
  创业难,创业不仅是在市场中逆流淌水,也是对身心的一次重大考验。负责南林兼职联盟的时候,魏鹏涛睡过大街,最高记录58小时没有合过眼。即便后来专注校内联盟镖局,也是创业、学业同时兼顾,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采访那天,恰逢《无问西东》刚上映不久,魏鹏涛用其中的二字箴言“真实”作为对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不放弃对生命的追索,考虑自身条件,在了解行业社会的前提下,为社会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