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一流学科建设之 国际化篇章以更广阔的胸襟实施深度开放大战略





  国际化工作会议日前召开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统领西财国际化工作目标本报讯 3月14日上午,学校2018年国际化工作会议在弘远楼109会议室召开。副校长尹庆双,各学院(中心)相关负责人、外事干事、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尹庆双在会上指出,2018年国际化工作一是要按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国际化工作目标,对现有国际交流合作进行科学评估和梳理提升,瞄准高层次、高质量,切实加强实质性、全方位、双向交流与合作。在做好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交流与科研合作。二是做好国际化工作支撑与服务,加强校内协同,推动资源集成共享,提高国际化考核激励作用。三是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提高站位,围绕大局,高维部署,同时增强敏感意识,保障外事工作安全稳定。他强调,2018年国际化工作一定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将国际化工作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深度结合,为开创国际化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梁婷介绍了学校近期国际化工作进展,并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对学校2018年国际化重点工作做安排。各学院(中心)参会代表结合所在学院的国际化工作展开深度交流,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2018年是学校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之年。学校将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深度开放战略,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创新驱动战略,以“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为原则,深度参与国际学术事务和高等教育合作,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化为重点,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深入推进办学国际化,切实服务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剑指一流优化国际交流合作战略布局大力支持一流学科群率先突破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实质性、深度战略合作,重点推进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合作项目。提高站位,明确任务,对标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打好提升、维护、淘汰“组合拳”,优化海外合作伙伴结构。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面向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重点扶持一批长期、稳定、富有实效的学科伙伴计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合作。着力推动一流学科建设迈向国际先进水平。整合资源提升国际化管理服务能力坚持目标导向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分类考核,对标世界一流学科国际化指标数据,以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为导向,体现出一流学科引领作用,关注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搭建面向师生的一站式国际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科学整合校内国际化信息,提高信息使用效益,建设交叉融合,逻辑清晰、互为网络的数据结构,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学院(中心)国际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融入探索国际多边合作新形式深度参与国际教育科研合作。持续在中欧商校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力度,发起建立“一带一路”商校联盟,激活交流活力,开启全新实质、深度合作。取精用弘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做好西南财经大学-特拉华大学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运行管理制度,制定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打破院系屏障,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开放共享,充分利用外方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及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引领科学研究。拓展视野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优化学生出国(境)项目结构,开拓更多高层次及“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项目。持续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规模和层次,重点提高研究生层次、联合培养、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数量。集中出国(境)奖学金资源,重点支持学生参加一流学科相关项目、国际赛事、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学术会议等高层次项目。巩固保持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优势,充分发挥公派出国的引导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外期间管理服务工作。提质增量推动留学生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以“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为方针,推动我校留学生规模、结构、质量再上新台阶。做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以评促建,将质量认证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结合,打造创建汉语在线教学系统,全面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财经特色、西财菁英”的“知华、友华”国际人才。围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优化来华留学布局,契合美国、马其顿两所孔子学院,提升“留学西财”品牌。营造氛围打造西财特色国际暑期学术营以“国际化+本土化”和“双向交流”为理念,采取校、院两级结合模式,协力开发与一流学科相关的、彰显学校优势特色的不同主题的国际暑期项目,广邀海内外专家学者开设中国研究系列、学科前沿系列课程,吸引国际学生来校,提高学校国际声誉,同时开拓本校学生学术视野,提高跨文化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营造校园浓厚国际化氛围,打造西财“暑期国际学校”。智汇西财加强高端外籍专家教师引进力度以各类引智基地为平台,依托“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重点支持计划”、“111计划”等国家重点引智项目,积极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各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国际公认的权威专家等来校工作,以引促建,推动学科的发展。建立校级外专项目,重点资助一流学科相关外籍专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高校专家或“一带一路”研究专家来我校讲学、科研。不断提高外专使用效益,开设外专大讲堂。多点开花提升专项人才国际化竞争力通过多种渠道,支持教师到海外学习、访学、讲学和研究,提高我校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启动中青年学术带头储备人才境外培训计划、文化交流人才境外培训计划,常态化支持中青年学者到世界一流大学研修、深造。持续开发定制式教职工境外培训项目,不断提升海外培训项目质量。严格因公出国(境)审批,做好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提高因公出国(境)效益。创新平台以国际化助力一流学科建设支持一流学科建设重点研究领域与海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围绕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热点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联合攻关。建好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道富银行联合组建的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CDAR)金融科技实验室。主动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加强“一带一路”相关研究。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研究,推动西南财经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中东欧与巴尔干地区研究中心建设。举办第二届中澳校际经贸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