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网易青媒计划
前几天,在大学生通讯社换届会上,社长发给我一张证书,这是上学期我参加网易青媒计划第五期自媒体运营培训留下的“纪念”。网易青媒计划是由网易新闻学院主办的免费自媒体培训项目,由网易王牌栏目主编和业内资深人员联合授课,主要面向对自媒体感兴趣的大学生,当时我们学习了整整20天时间。
大一时我加入了大学生通讯社,在网宣部成为一名微信小编,开始接触新媒体。大二时,开始接触有关微信平台管理运营方面的知识,渐渐对自媒体产生了兴趣,并创办了自己的个人微信公众号。看到“网易青媒计划”第五期接收以学校为单位的团队报名,我就和牛希月同学联系了网易新闻学院的工作人员,成立了“山东农大青媒计划高校合作班”。合作班由学通社33位成员组成,分为11个小组,牛希月同学任班长,我担任第十一组组长。
“网易青媒计划”主要培训自媒体,我们的 “战场”就是网易公司出品的自媒体平台“网易号”,日常任务主要是听课和在网易号上发布原创文章,成绩采用计分制。课程通常安排在晚上,要在规定时间内签到、签退,如果上课不能听直播,可以第二天听录播,并补上笔记,一个组至少要交一份听课笔记才能获得积分,三位组员轮流完成文章更新,每两天发布一篇。作为组长,我负责注册网易号,制定任务,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对文章内容的策划与安排作出调整。
课程讲解的每位老师都是资深媒体人,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肃认真,但讲解都通俗易懂,在课堂提问环节也非常有耐心。每日人物执行主编周欣宇老师讲解的 《学生自媒体如何通过讲故事写出优秀的人物稿件》一课,让我懂得了要有耐心,学会观察,还要增加个人阅历。“要想有特色,获得更多收益,必须做到自己擅长、社会稀缺、坚持原创”,这是网易新闻产品运营的于浩文老师在 《大学生如何开展内容创业实践》上提出的标准。
除了 “模块化写作”“选标题和配图”“寻找选题”“追热点”等技能讲解,老师们的很多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如原网易新闻原创栏目主笔王雅琴老师讲的“新媒体时代,不缺少内容,缺的是有态度、有深度的内容。”在以往发布微信文章的时候,我很少会考虑一篇文章内容的深度和态度,而更多关注排版等外在的效果。网易号上没有花哨的版式可供选择,摆在读者面前的只有文字和少量的图片,要想获得更多的浏览量和跟帖,只能在提高内容质量和可读性上下功夫。这些都在逼迫也激励着我不断练习、修改,精心打磨每一篇文章。
课程结束时,我们一共发布了9篇文章,获得了119人的关注。当浏览量变低时,我们会根据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看看是发布时分类不匹配,封面图没有选好,还是标题取得不够吸引人。这些反思和总结让我们不断进步,最后小组一起获得了“优秀学员”证书,为培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20天的坚持提高了我的能力,也提升了我对新媒体行业的认知:文章的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大量的知识储备非常重要;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寻找题材和写作的过程中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坚持原创,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