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小才女”的多彩青春


  3月初,当很多大四学生还在为研究生复试忙碌时,资环学院201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焦赫已在导师李新举教授实验室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活。“帮着师姐们做实验‘偷师学艺’,更重要的是自己对研究生学习有了初步了解,觉得对科研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以后争取也在科研上做出好的成果。”焦赫高兴地说。
  上学期焦赫被山东农大录取为推免研究生。她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良好成绩,也曾担任资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2015级新生班主任助理等多项职务,还参与各类各级征文、演讲、视频、微书评等比赛,并在各类期刊中发表文章30余篇,取得荣誉70余项,并获《齐鲁晚报》编辑特访。
  如此优秀的她是如何炼成的?为此,记者走近焦赫,和她畅聊精彩多姿的大学生活。
  争分夺秒学习知识刚进大学时,和很多同学一样,焦赫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并不明确。直到三个月后,有次去蹭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二课程时,她听到专业老师说:“大学是你们学习一辈子安身立命本事的地方,如何做好规划,不辜负青春,是你们现在最应该想清楚的。”此后,她开始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问题,认真思考自己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无论如何,首先把学习搞好。”每一节课,焦赫都雷打不动地坐在第一排,在认真记笔记的同时,思路也随着老师的讲授而“跳跃”。不仅如此,她还随时记下不懂的问题,下课成为老师的“跟屁虫”,直到把问题搞明白才罢休。
  她不喜欢临时抱佛脚,课后必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晨曦中背诵,也无数次体会过整个自习室就剩我一个人学习的感觉。我喜欢在教室走廊里一边看书一边思考,有时候冬天冻得直打哆嗦,但我一定坚持到弄懂为止。”有时候自习室都要关门了,她还是不舍得回宿舍。“就是想争分夺秒地看书,没有哪件事是随随便便成功的。只有付出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锤炼也让焦赫收获了累累硕果。她连续三年学习成绩位列专业第一,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学生等30多项荣誉称号,并且在《环球人文地理》等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积极参加各类实践锻炼在学好知识的同时,焦赫还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提升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一伊始,她就加入学校和学院学生会新闻部。从志愿者到副主席,焦赫参与主办校、院级活动50余项,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撰写活动方案、计划筹备、现场协调、总结经验,并撰写新闻稿件百余篇。“在工作中,看到老师和学长学姐们为了做好一项活动,加班加点,不断完善,这种实干奋进的精神让我受益终生。”
  大二时焦赫担任了新生班主任助理职务,平日里不仅和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体会,还在每个学期初把自己当时制定的学习计划讲给他们听。《土地分等定级》这门课程有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她所带班级学生不知该如何复习。焦赫知道后,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再一次拿起课本,从头到尾看完课本和笔记之后,为小班学生们制定了每一章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备考。焦赫还经常和他们交流如何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参加的学生会部门或者社团,为他们提供考研或出国学习的信息。
  大一暑假,焦赫也没闲着,参与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负责这项活动新闻稿件的撰写工作。整个假期她几乎每天都在整理各地同伴的活动进展情况,不停地撰写、投稿、修改、再投稿。她的努力得到了主办方的肯定,获得了“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称号。
  最是读书能致远作为中国少年作家班的焦赫,从小就喜欢写作。无论周围环境有多嘈杂,她都可以捧书而坐,欣然品读。很多朋友戏称焦赫为“书痴”,因为她无论课间、睡前还是旅途中是一定要看书的,平日里每周要读一本书并撰写读书笔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读书让我养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且我还会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到笔记本上,有时候来不及整理,甚至会把书里的文字剪下来贴到笔记本上,以备随时翻阅、思考。”日积月累的阅读让焦赫对文字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书籍中的美妙文字慢慢地渗透进了她的思想,使得她对事物的见解更为深刻和通透。
  现在,焦赫已阅读百余本国内外名著,撰写三万余字读书笔记。才华横溢的她在大学期间参与了校内外征文、演讲、视频、微书评等比赛,获70余项荣誉。其中,在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征文活动中,焦赫获大学组一等奖;在2017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党员先锋论坛中,她以高校学生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构建为主线,撰写了题为《高校学生党支部“两学一做”常态化构建初探》的论文,在全国各类农业院校学生征文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回忆过去的大学生活,我觉得是孤独而坚定向前的时光,很庆幸自己这样走了过来,我也坚信将继续这样走下去。”焦赫说。相信这个坚定而自律的小姑娘将来的研究生生活会更加丰富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