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关键年份】对中国的发展而言,2018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这一年,既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些关键节点,汇聚到中国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在这样一个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自然重任在肩,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殷殷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对国家发展做出具体规划。
02
【修改宪法】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议程。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发展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被写入了宪法,这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被写入国家根本大法,将使宪法更好地发挥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03
【领导人换届】本次大会中国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进行5年一度的换届,全国两会选举和决定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会议还同时选举栗战书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王岐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04
【经济高质量】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释放的高质量发展信号,成为外媒竞相报道的热点。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正在向世界释放更多正能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05
【组建生态环境部】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方案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
06
【“双一流”建设 不搞终身制】在3月5日参加四川代表团全体会议时,陈宝生总结了“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的双一流建设思路,强调不搞“终身制”,也不搞靠几个指标来评估,而是借助第三方和专家进行评比,最后服务于国家战略。
07
【机构改革】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的两会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项重要议程。机构改革,拉开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如何通过改革,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效率效能,广受瞩目。
08
【监察立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修改精神作了进一步修改的监察法草案,备受关注。中央纪委副书记肖培指出,这一重大部署包括三个方面内涵:“党统一指挥”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要求监督监察职能覆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覆盖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权威高效”要求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09
【食品安全】此次机构改革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这对于改革监管体系、统一监管力量、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解决食品安全“老大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不仅抓“最后一公里”,更要抓“最前一公尺”,市场要监管,生产领域也要监管,真正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