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思维 玩转智慧课堂
走进邢佳老师的课堂,移动终端、多媒体、互联网的师生交互功能早就被发挥到了极致。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微助手”考察学生单词背诵情况;学生用手机软件根据点评、评分编辑自己的英语作文;通过课堂视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这种以学习为中心、以“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为依托、以混合式教学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就是邢佳老师一贯推崇的“智慧课堂”。
在备课时,邢佳老师会提前在网络上下载关于课堂内容的短视频或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提前预热学习内容;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强化知识点;课后增加延伸性讨论,深入回顾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我校现有的“iwrite”、“itest”和自主听力平台等多种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练习资料,根据专业要求和技能培训,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
“如今,‘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形式非常受各大学校欢迎,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教学中非常普遍。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而且对于教师来说,还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开拓新的教学思路、践行新的教学方案。”邢佳老师如是说。
在“智慧课堂”上还有一个重要环节———“碎片化教学”。“碎片化”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常被提及,如今“碎片化”已经被应用在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领域。对教育来说,“碎片化教学”将完整的教学过程拆分成若干片段,充分利用了学生课堂和课后时间,迎合并推动了网络时代知识获取和信息快速传播的重要变革。邢佳老师对她独特的教学方法总是胸有成竹:
“在学校有自主听力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英语听力的资源,但是很少学生会将它利用好。所以我会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学习指定听力内容并且验收成果,利用好零散时间背单词、听课文、朗读、写作文。”
结合实际,与时俱进,邢佳老师在探索混合型教学模式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探索“智慧课堂”,让学生从认识一棵树开始,逐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进而阔见整片森林。
共享成果 传播优质资源
在教育教学成果上,邢佳老师介绍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德、勤、钻”的教学感受。传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需要教育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进而“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邢佳老师每每谈到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总会严格要求自己,她希望一方面将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于一线教学操作,不再依赖外部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将自己多年总结研究的教学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教师应用,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催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
在邢佳老师的教学经历中不仅有多年一线教学工作的经验,还有多次参加英语学科教学大赛、主持参加《MOOC环境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教研)》、《SPOC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教研)》等高校教学改革和国内外交流的经历。这些收获也正是促进她探索混合教学模式的动力源泉。
“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认知,盲目的课堂实践只能会以默默无闻收场。从大的方面说,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提高教育成果的主导力量;从小的方面说,我所进行的研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动因,是培养优良师资、提高竞争活力的重要手段。”邢佳老师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在承担繁忙的课堂任务之余,利用个人时间一点一滴的将教育教学研究做到了如今的硕果累累。
教师是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每一份教学成果的背后都凝结着教师日以继夜的付出和心血。泰戈尔曾说过:“真正的目的不在于达到极限,而在追求极限的完美。”邢佳老师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没有极限,但是要追求过程的完美。
助力梦想 就是莫大幸福
《阿甘正传》中一句台词:“如果你相信我,我就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一直陪伴着你。”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不管自己的学生走到哪里,只要对方需要帮助,就会陪在学生身边,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谈到“初心”这两个字时,邢佳老师想起从事教师行业时的情景。“一开始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进入高校,因为总跟这些年轻的面孔95后、甚至00后在一起,心态就会自然而然地变年轻了。”邢佳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十三年,时代在变、课程在变、教材在变、教学方式在变,但唯独不变的是她十几年如一日依然保持新鲜、活跃的教学理念和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初心。
临近期末,邢佳老师听到学生们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您下学期还教我们吗?”一句话道出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拳拳之心,“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暖心,同学们对我不反感,喜欢我的课程、喜欢我的教学方式。”谈及这里,邢佳老师有些些许的激动。“曾经有一个学生,我发现他经常处于游离状态,身在班级心在外,上课不听讲,每天无所事事。于是我采取迂回策略,不直面苛责。一方面主动找他谈心,大到理想追求和就业前途,小到语言技能和四级考试,缓缓纠正其惰性;另一方面耐心询问学习难点,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课堂上给与更多鼓励,逐渐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经过长时间的熏陶,这名学生逐渐融入课堂氛围,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完成作业样样主动,英语水平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显著提高。
自己最大的幸福就帮助别人,邢佳老师寻求多种教育形式最大化,为的就是可以让学生得到最优质的课堂,收获到最充实的知识。
书本和学校是教育的工具,但并非是教育的本质,跳出传统思想的限制,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在邢佳老师看来,教师作为学生学业上的引路人、指明灯,即使获得再多的荣誉也不及学生一句简单的夸奖。教育不是夸夸奇谈浮光掠影,而是良知的守望。她用温柔和煦的笑容,面对未来的挑战,“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指导教师:郭 琳)
记者手记:颜如玉、气如兰、笑颜如花绽。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坐在面前,我们一起谈学习、谈工作、谈理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邢佳老师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情理交融的师生关系,孜孜不倦的春蚕品格,让我们受益匪浅。邢佳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述让我们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