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推进“四学四进”工程 实现“四力四领”功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纪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础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党建工作水平,更是高校思政工作的直接成果体现。为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严格推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学院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管科学院着力提升学院大学生思政工作内涵和品位,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寻求新模式、新载体、新方法,创建“四学四进,四力四领”学生党建工作体系,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驰而不息抓建设,四学四进提素质
“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讲话;学身边楷模,学奋斗历史”是管科学院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必修科目。学生党支部坚持“学习日”制度,每周坚持开展“一周一讲”思想交流会活动,制定每学期党员的学习计划,列出支部学习清单,推荐重点学习篇章,通过微信、QQ等发布学习指南,及时检验学习成效。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党员读书角,积极开展读书会活动,通过研读名著、经典和党的文献,提高学生党员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在宣传栏开辟“知党政”“听党说”“跟党走”等栏目,通过撰写学习心得和读书感悟的形式,增强党员党性,提高党员素质。在2017年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山东师范大学专访中,镜头聚焦学院党建教育专栏,充分认可学院教育专栏成效。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院以“定时定点学报告,牢记使命学精神;逐字逐句学原文,接力奋斗著华章”为主题,广泛开展了学习十九大报告原文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刘呈隆同学说:
  “当大家一起朗读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寄语时,我内心格外激动。能有幸参加这样一次特殊的学习教育活动,我真正的感受到了‘同学们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这句话的含义。我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端正起态度,努力成为做事做人的榜样,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是开展大学生“朋辈”教育的重要方法。学院举办“向榜样看齐”“师生面对面”“我为你领航”等系列活动,邀请优秀党员作报告、谈理想、传经验。在青岛公交社会实践基地陈乐乐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唯一“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之后,学院邀请陈乐乐到校交流,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真切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感情不能凭空建立,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历史、看清党的未来,是管科学院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建军大业》三部曲,以及《长征》《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都是学院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必修科目。“新时代,理解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了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大学生思政教育“进头脑、进制度、进实践、进基地”,是管科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中要着力完成的工作任务。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走进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和党史陈列馆参观学习,参观校图书馆馆藏红色文献展等活动,巩固了党性教育成果。由学院自主设计,全体学生党员参加并录制的《忆先烈,树信念,献青春》微党课视频获得全校微党课精品作品评选第一名,并被推荐参加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
  为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将所学所思自觉应用到工作生活上,学院开展了“六项实践”活动。通过读书会、汇报交流会、志愿服务、科技活动、师生结对共建、走访慰问老党员等形式引导党员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学院大力开展志愿奉献服务活动,为“进实践”搭建起践行平台。寒暑假学院组织党员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组织党员为新生、毕业生打扫宿舍,清扫青龙山垃圾等义务劳动;与济南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共建单位;组织“绽放你的笑脸”义务服务和为学院宿舍清理门窗等活动,提高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学院先后与长清区归德镇、台儿庄古城消防中队、淄博煤矿博物馆建立党性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党员实地参观、学习、实践,努力做到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从而真正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锲而不舍固成果,四力四领见功效
“四学四进”工程扎实推进,真正把党支部建设成具有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执行力的“四力”党员之家。党员意识的强化、素质的提高,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了落脚点,更多党员在参与学院积极分子培养、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扶助、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作中有能力、有思路、有方法、有效果,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了管科学院大家庭的温情。
  实现“理想引领、制度引领、创新引领、实干引领”是管科学生党建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在教育实践中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的竞争意识、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艰苦奋斗的革命意识,使大学生党员深刻理解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书写人生更美好的华章。
  为实现个体差异化辅导,学院专门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成长记录制度,每人一册逐周记录成长历程,党支部通过项目化管理,完成对学生党员的成长辅导。以“大众网”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全面推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在学生党员综合能力培养、专业素质提升上狠下功夫。两家省级媒体连续两年对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主席、2014级中共党员孟川同学进行了专访。这个靠着“小球吸粉10万,创业学霸多项全能”的“大川乒乓”创始人只是学院众多优秀学子的一个代表,更是学院学生党建“四力四领”的一个缩影。
  卓尔不凡促成效,四载春秋育英才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四年是青年学生价值理念、科学素养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时期,因此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始终是学院的努力方向。
  近两年,学院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等各类赛事中频频取得突破性成绩。已获得金、银、铜奖等30余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学院考研率和录取院校层次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学院通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毕业生进课堂、上网络等形式,形成线上线下教育合力,以学生党员楷模领航,搭建学院学生党员亮素质、青年学生看榜样的良好发展氛围,推动学院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围绕“共学理论”“共建队伍”“共谋发展”和“共同进步”的思路,学院积极推进师生党支部协同创新发展,开展“学术明星培养计划”,实现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低年级覆盖,激发起全院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管科学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的永久主题。
  通过“四学四进”的工作机制,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显现。今后,管科学院将继续发挥“四力四领”之功效,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和敢为人先的态度投身学习实践,勇做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