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这 个 寒 假 很 有“ 料 ”


  每年的寒假期间,总会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因为不同的学习任务而选择了留校。原本可以安逸地度过一个假期,但他们却乐意选择以奋斗的姿态迎接更多的挑战,在这个假期里他们注定会拥有不一样的收获。
  因为努力,这个假期更充实
  2月9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小年”,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八个学院的60余名学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这60名同学利用假期代表学校参赛,为校争光。
  来自计通学院的陈武阳、赵晋、黄威三位同学是参赛小组中的成员,三人留校的原因就是为了参加此次的数学建模比赛。
  他们原本没有决定留校,只是在家中线上交流计划参加比赛。当老师表示可以为他们提供实验室和教学指导的帮助后,三人面对“诱惑”,当即便决定留校参加比赛。住在内蒙古的赵同学甚至将早早订好的回家机票改签,他说:“不能早些回家和留校参赛获得经验比起来,当然是留校参赛要重要些。”
  三人留校后发现,聚在一起面对面学习讨论,比在家对着电脑交流效率更高,因为意见不合或是出现了困难能够当场交流沟通,陈同学感叹,“这是隔着电脑做不到的事情,当初留校的决定是值得的。”
  回忆起寒假“备战”的时光,赵同学说:“从12月底我就在开始准备比赛的事,头发长了都没时间去剪剪。”1月31号之前他们是“几近奔溃的魔鬼训练”,三个人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阅读国外文献、学习数学,赵同学甚至在实验室的沙发上睡了一个月。留校期间恰好碰上长沙最冷的几天,可他们一点也没有打退堂鼓,依然坚持每天早上九点到实验室,直到晚上九点半才离开。
  这是赵同学第一次留校,他感触颇深:“比赛结束后,躺在床上怎么都睡不着,那样紧张又充实的日子让我有些不舍和留念。”他说,从来没想到自己也能在假期里静下心来学这么多东西。
  陈同学也觉得自己这个假期更充实了:“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模型、编程或是英语等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心态。这是和在家过寒假完全不同的经历。”
  因为认真,这个假期有收获
  1月下旬,长沙天气骤变,连续一周都是雨夹雪,伴有寒风,车辆通行都十分困难,没有放假的各高中学校都已停课放假。几乎全国各地都在飘雪,却有这样一群人,在最寒冷的天气仍然坚持着———他们是我校CRT赛车队队员,要为新学期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做准备。每年寒假聚在办公室里绘图、讨论,已经成为他们车队的传统。
  每年寒假期间,CRT赛车队都会组织队员留校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内部培训,为即将开始的新赛季做准备。今年寒假,车队有61名成员选择留校。
  今年是汽机学院沈念晨同学第三次寒假留校了。这一次,身为队长的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队员们安排好当天的任务、督促各组的进度。沈同学说:“这项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辛苦,因为我们61个人很团结,大家对造车都很有热情,不用特地进行严格管理,全凭大家自觉就可以了。”
  除了每天画图建模,车队也会要求新队员多学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软件。“有时候一想到其他同学都很舒适地在家吃吃玩玩时,也会有那么一刻想回家。”今年刚加入的新队员廖毅霏同学说道,不过对赛车的兴趣最终还是战胜了他想回家的欲望。
  廖同学认为,“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赛季刚刚开始,他相信,61名队员寒假集体留校的培训一定会迎来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为坚持,这个假期更珍贵
  经管学院的黄文明同学来自印度尼西亚,今年是他在中国学习的第四年,为了更好地学习中文,这个寒假他选择了留校。
  虽然寒假期间少了老师们的指导,但黄同学学习中文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每天都通过看书、看视频等方式自学中文。让他觉得最开心的是,这个冬天,长沙下了雪,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情景。“我是第一次看到了雪,它们从天空中飘落,很好玩。”
  和黄同学一样为了学习中文而选择留校的还有来自利比里亚的孔子学院的安德鲁同学。安德鲁同学说:“我非常喜欢中文和中国文化。”这是他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第一年,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他选择在寒假期间通过自学的方式进一步学习中文,在这个特别的假期里,他也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国春节的热闹,这让他觉得很兴奋。
  来自马里的王可礼同学今年就要毕业了,他选择留在学校是想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在这里,他有一群好朋友,“写作论文有困难,朋友们会帮助我。”偶尔放松的时候,他也会到湖南大学去找马里的朋友,一起散散步,聊聊天,他很享受这样的假期。
  2月13日,学校为留校的学生举办了春节团拜会。副校长谈传生,学工部、电气学院、计通学院、数统学院等二级单位负责人和老师与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谈校长将象征新春美好祝福的红包发放到同学手中。同学们表示,学校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师们的陪伴让他们体会了爱的温馨,在学校和老师们一起过节,别有意义。
  (学生记者汪梦媛杨嘉仪徐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