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学校创新发展的人才“集结号”———热烈祝贺我校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本报评论员
九月的滨院,硕果飘香。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之际,我校人才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行政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的召开,指明了新形势下学校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努力方向,吹响了学校创新发展的人才“集结号”,对于进一步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集聚人才,激发各类人才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上,党委书记罗公利作了重要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春华作了人才工作报告,与会人员分组学习讨论了《滨州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滨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计划管理办法 (试行)(征求意见稿)》,5个单位负责人就人才工作作了交流发言。会议着眼于学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大局,进一步明确了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和任务,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既是学校贯彻中央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强校”的动员会,也是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理念、加大人才工作力度的部署会,更是我校“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新的里程碑。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校之本。我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综合素质明显增强、人才效能显著提高,这是我们的优势和底气所在。但同时,高层次领军人物缺乏、团队建设有待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工作载体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和贯彻好本次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牢固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工作放在全校大局中去谋划推进,不断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推进学校人才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学校发展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我校建设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以人才为基础和保障,必须以人才工作来推动和支撑,必须掌握人才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对人才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 “头号工程”,装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始终不渝地走人才强校之路,不断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推进学校人才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全方位、多层次、整体性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多措并举“育”人才。通过大力实施“聚英计划”、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出国(境)行动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等,加强对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促进其成长与发展,逐步改善现有人才结构。二要海纳百川“引”人才。积极对接国家千人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等人才工程,加快实施 “1121”人才工程、 “黄河英才工程”,积极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有效借助国家和省海外人才工程等,始终秉持 “三顾茅庐”的真诚和执著、怀着求贤若渴的恳切和迫切,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三要不拘一格 “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积极构建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条条框框和壁垒障碍,建立和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四要营造环境 “励”人才。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品牌专业建设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和“双服务行动计划”等,在为各类人才搭建发挥作用舞台的同时,广泛宣传人才政策和先进典型,在全校形成以人才强校、靠人才发展的共识,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多作贡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思路已明确,蓝图已绘就。只要全校上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信心和决心真抓实干,持续推动人才队伍增量提质、努力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汇聚起人才优势,进而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学校以航空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必将呈现出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