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新学期 新气象





  9月3日,我校持续多日的迎新工作圆满完成。在迎接2017级新生到来的同时,校园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别人家的食堂”终于变成“我们家的食堂”
  橘黄色的灯泡在木制桌椅上洒下柔和的光线,暗红色的书架上摆置着绿色的盆栽……我校荷园一食堂二楼经过装修,摇身一变,成了“匆匆那年”主题餐厅。
  主题餐厅的装修别具一格,仅餐桌椅就有多种类型:沙发、高脚卡座、靠背椅、木长凳;除了普通的方桌,还设有吧台、仿包厢式的用餐空间。在饭菜的样式上,餐厅共设置了35个窗口,涵盖了南北各地的风味小吃。餐厅的东面辟出一个小型舞台,话筒、音箱、点歌系统一应俱全,以供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来食堂听音乐、K歌放松心情。
  这家文艺气息浓重的餐厅,暑假期间就已在网上走红,受到人民网、大河报等媒体的关注,成了一家“网红食堂”。据了解,餐厅将开放时间延长至晚上11点。下一步准备开设类似于夜市的美食广场,让食物品种更加丰富。
  除了荷园一号食堂二楼的“大变身”,我校其他餐厅也都有不同层次的装修,如竞舸园二楼的桌椅和碗筷都“更新”了一遍。而在校园卡充值方面,同学们也不必再到食堂的圈存机上操作,而是可以通过“完美校园”APP或支付宝上的“校园生活”,随时随地充钱。
  应时而生:新专业受青睐一个初冬的中午,正在读高三的任盈回到家,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边吃饭边看辽宁卫视的《说天下》节目。其中一条新闻的内容,任盈至今仍记得非常清楚:初冬天气变化较大,各大医院儿科接诊量大幅增加,儿科医生紧缺。当镜头转向几位儿科医生时,他们表示虽然现在儿科医生面临薪酬低、工作辛苦、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但却始终坚守在儿科的第一线。
  “当时我被医生的敬业精神震撼到了。”如今已是我校第三临床学院2017级新生的任盈说。在填报志愿时,任盈发现今年我校新开设了儿科学专业,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它。
  今年9月,任盈等40位新生成为郑州大学时隔20年重新恢复儿科学本科招生后的第一批学生。根据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要达到0.69名的目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目前缺口 86042名。为此,我校重新开设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以期为社会输送儿科学专业优秀人才,缓解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
  除了应时而需的儿科学专业,新学期我校还增加了两个“高大上”的新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与信息安全专业。我校软件与应用科技学院院长李宗坤教授介绍,这两个新专业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河南省高校中仅有郑大设立了信息安全专业,而物联网工程专业原隶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物联网工程方向,这次被单独列出来成为新专业。
  朗读亭:留存回忆 展望未来今年暑假,我校在主校区和南、北校区的校园里新设立了6个朗读亭。其中主校区有4个,分别位于风华园餐厅、松园食堂、厚德大道文科院(系)迎新处和基础医学院迎新处,南、北校区各一个。
  朗读亭全身通红、造型别致,内部配有话筒、电脑、摄像机等全套电子设备。在迎新活动期间,新生以及家长可以自由进入,按下“开始”按钮便可启动程序,留下自己对学校的最初印象和改进建议,或者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朗读亭内的摄像头和录音仪器会将这些内容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存档在资料库中。一部分视频会被当作在开学典礼上的暖场视频,另一些可能会在同学们毕业的时候送还给他们。
  我校学生处的智钢老师表示,设置朗读亭的灵感一方面是来自兄弟高校的启发,另一方面受央视著名栏目《朗读者》的影响。把迎新与学习结合起来,既能保留新生入校这一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又能够鼓励同学们阅读与学习。学生处正在筹划围绕朗读亭进行一系列后续活动,并将其推向整个校园,号召大家多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