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首个甬籍院士回乡工作宁波大学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


  本报讯(记者游玉增)12月28日,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报告厅里气氛热烈,场面感人。学校在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入职聘任暨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揭牌仪式。陈剑平是首个回乡工作的甬籍院士,他将全职担任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宁波市副市长许亚南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浙江省正在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奋力推进创新强省、人才强省、高教强省建设。宁波市作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强市之一,在实现"两个高水平"宏伟目标中肩负着重大责任。陈剑平院士加盟宁波大学是宁波市实施“3315”计划,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宁大进入“双一流”高校以后,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的重大成果,也是宁波籍院士“回乡创业,服务家乡发展”的生动体现。她希望宁波大学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高地。
  会上,校党委书记薛维海向陈剑平院士颁发了工作证书并佩戴校徽。
  校长沈满洪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引进陈剑平院士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需要,建设好“双一流”是国家赋予的使命,必须引进大团队、大师,建设大平台。宁大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需要院士级的领军人才;陈剑平院士入职宁大是再次创业,可以充分发挥宁波大学学科专业优势,推动浙江省、宁波市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全国前列;宁波大学将为陈剑平院士团队创造最佳的工作条件,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陈剑平院士在讲话中感谢宁波大学的信任、省农科院的培养。身为宁波人,陈剑平院士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宁波精神”、宁波人独特的理念、价值观和爱乡情怀,宁波大学领导及有关部门在人才引进上的工作让他深为感动。陈剑平院士指出一流大学应该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一流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发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流服务。而这些一流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培育一流的科学文化。他表示来宁大后打算着重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办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继续开展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若干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切实服务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二是开展宏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宁波大学相关学院学科、相关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企业等社会机构,培养专门人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会上,陈剑平院士,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钱玉红,许亚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金彦,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黄志明,市科协主席陈文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李千火,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晓南,市人社局副局长周永全,薛维海,沈满洪共同见证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启动建设。金彦、黄志明,共同为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成立揭牌。
  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是学校按照“重点投入、优化配置、自主管理、目标考核”的原则,采取相对独立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计划在植物病毒基础理论和病害防控技术领域若干个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鲜明的研究特色与优势,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学术团队;联合校内生物学学科相关力量,建设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据了解,宁大还将成立宁波大学中国农业新经济新业态研究院,计划在农业新经济、新业态、新制度、新模式研究方面达到全国领先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国家级智库;为浙江乃至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典型示范,成为全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副校长邵千钧主持聘任仪式。出席当天活动的还有陈剑平院士家人,宁波市、鄞州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合作企业代表,以及宁波大学纪委书记余建森,党委委员胡敏、张真柱、汪浩瀚及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共500余人。
  相关链接:陈剑平,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1995年获英国邓迪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乌克兰国家农业大学荣誉博士,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科学家。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剑平院士及其团队一直从事植物病毒基础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禾谷多粘菌传播的麦类病毒研究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欧盟、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863)、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973)和国家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等60多个研究项目。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220余篇),主编专著10部、参编4部;授权发明专利52件,软著4件,品种权2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均为第一完成人),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陈院士还在20余年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宏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现代农业综合体———三农问题综合解决方案,进而提出基于农业综合体的特色农业小镇建设和内涵、路径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