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放眼大学生人际关系





  编者按:人际关系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在大学里,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成为了大学里又一个新的话题。 郑思雨
从感情看人际关系
编导084 李海楠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在《题三义塔》中诠释了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人,要宽容,要大度。他的话给后人以警示,使得不少人以此句作为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一辈子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成熟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结下来,其实也可用几种情来概括,那便是家人间的亲情,朋友间的友情,恋人间的爱情。
  亲情,这种与生俱来的、血浓于水的感情让人亲切、温暖。我们与家人的沟通其实从还未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在母亲还在孕育着我们的时候,彼此的交流就已经开始了,当他们趴在离你很近的地方,轻轻的呵出“喂,你好吗,小家伙……”也许我们能够听到,只是我们还不会表达,只能动动自己的小脚踢踢妈妈的肚皮作为回答。待我们出生以后,父母便开始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向我们灌输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直到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有了自己的判定标准。但当我们跨过青春的门槛时,我们或者与父母有了代沟,越走越远;或者跟父母很好的沟通交流,成了彼此的知己。成长,让我们与亲人的关系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未进入大学前,我们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着,依赖成了我们的习惯。就连交友也是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的,从最初的怎样交友,到交什么样的朋友,再到如何在众多朋友中找到知心朋友,大部分父母都会参与其中。但当我们羽翼丰满,满载着家人给予的祝福,以及囤积许久的生活经验在自己开拓的天空展翅高翔时,我们需要独立处理好人际关系。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脱离了至亲至爱的我们,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寻觅,去创建属于自己的朋友圈。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内心去感受,并渴求遇到能够坦诚相待的真正的朋友,陪我们分享快乐,分担忧愁,用一颗最诚挚的心去容纳彼此,关心彼此,让我们的生活因挚友的存在而温暖。
  爱情,应是两颗心互相吸引,彼此倾心。相爱之时有甜蜜,还有心痛,但不是完全自私的。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但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三种情,三种人际关系,处理好其间的矛盾皆可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佛曰: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所以,请一定珍惜所拥有的亲人,朋友以及爱人。
   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08编导 刘志丹
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交往。已经习惯了过单纯的高中生活的大一新生们,在刚步入大学时会很不适应。无论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会是一种全新的关系。
  有人说,大学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现实的,同班同学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所以在大学里,要相信“和平共处,互不干涉”。有人说,我的性格就是:对我好的人,我会为他付出我的全部。在过去我会称你为知音,但现在我想引用一位人力总监的话“当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时,你会伤的更深。”当然处处对人设防,更是会是你陷入“孤岛效应”。其实,在大学里,要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在任何事面前荣辱不惊,笑对于世。切忌眼高于顶,出言傲慢,要谦虚的对待师长、同学。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多些真诚的交流。
  相对来说,师生关系还是比较简单的。当你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你就不再是一个孩子了,老师会把你当一个成人来看待。这样的环境,往往会促进一个人很快的成长。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课程,也就会有不同的老师,如果能够和这么多的老师建立长久的友好关系,那将是我们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在和老师交流过程中,他们向我们传授学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德行和人生经验,都会对我们的人生具有指导作用。总体来说,师生关系中,“尊重”是根本,“交流”是途径。每位老师都不会拒绝有求知欲和渴望成长的学生。
90后的人际关系
编导094 裴宇
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这话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生活中,无论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你就无法取得成功,自然也就不会得到生活的幸福和身心的健康。作为“90后”的我们,我们与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又会怎样呢?下面是一位老师的自述,我们可略窥一斑。
  “某日听写单词:念到privilege(特权;特别待遇),有学生问:啥子意思哦?我说:反正是你们想要的,回忆下嘛。又念Wealth(财富),学生又挠头皮,问:啥意思?答:也是你们想要的。结果本子收上来,发现有学生连续写了两个money。”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我们在老师眼中还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我们与老师在很多观念方面有着差异。我们要逐渐学会与老师正确交往,要用心与老师相处,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才会在学业上有很大的收获,才会留下美好的大学回忆。
并肩而行
编导095 张博
又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初入大学的我不仅实现了十年的寒窗梦想,更收获了一份份珍贵的友谊。
  伴着九月的细雨,我来到了工大,大包小包来到宿舍,感觉很不错。晚上,大家一起闲聊,我才发现了一件让我不安的事:其他三位舍友和我并不在一个班。临睡前,妈妈打电话问我新环境是否适应,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她笑着说,这是件好事啊,你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但我心里却在担心这样会和班里的同学疏远。
  几天之后,学校正式开课了,我和舍友们早已熟悉,但面对还很陌生的同班同学,心里不免有些紧张。看着同学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我也不由自主的走上去和大家一起闲聊。当天晚上,几个同学主动下楼来找我一起去打水,感觉心里暖暖的,那份担心也逐渐淡了下去。
  随着一天天的接触,大家也越来越熟悉。上课之前就算去晚了一点,也不用紧张,早有同学为我留好座位;平时食堂的饭菜吃得腻了,没有关系,大家会相约去校外改善生活;每逢节日,手机也会响个不停,一条条问候的短信总会给我带来温暖。渐渐的,我已经融入了班级,是的,宿舍的不同隔不断真诚的友谊。
  前几天学校的新生运动会上,我负责为学院的运动员们拍摄照片。烈日炎炎,我拿着相机一遍遍地穿过操场,尽可能多的记录下同学们积极拼搏的画面。当我走的腰酸腿疼时,突然听到观众席上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同学们在冲我挥手致意,为我鼓劲。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能在精彩的比赛之外注意到来回奔波的我。我似乎又有了使不完的劲,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
  朋友是吃饭时没带饭卡,却用你的饭卡大吃一顿而心安理得的人;朋友是抢过你刚买的饮料说只喝一口,却喝的快要见底的人;朋友是你困难时伸出双手使劲拉你一把,却在你道谢时责怪你见外的人;朋友是在你伤心时耐心倾听你啰嗦的抱怨,却一言不发把肩膀借给你的人……双月为朋,不离不弃,并肩而行。有人说:左边的鞋带开了,是我想朋友了,右边的鞋带开了,是朋友想我了。我故意解开左边的鞋带,却发现右边的早已松了。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友谊吧。
  我们都有很多朋友,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我们并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