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电子报

我校喜迎 6000余名新生



紧张有序的迎新现场






  本报讯 (记者 李凌燕 向娟 学生记者 谢文静)8至9日,东华校园里人声鼎沸,彩旗飘展。6000余名新生步入校园,开启理想之门。朱绍中、徐明稚、吴楚武、浦解明、朱世根、陈田初等校党政领导亲临迎新一线,在车站、报到注册处、宿舍、行李领取处留下嘘寒问暖的身影。各学院和相关部处负责人也早早来到报到处,等待新一批东华学子的到来。人数增长 质量提升今年我校共招收本科生3842名,比去年增加150名左右,绝大部分省市的录取分数线较去年有所上升。今年是我校自主招生的第二年,自主招生的范围在江、浙、沪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了山东、安徽、河北等省,共录取自主招生学生106名,其中上海地区文科自主招生的最高分数线达到了528分。此外,我校今年的生源呈现多元化倾向,上海本地招生数额降低到31%。在招生时,体现出向中西部倾斜和向新增的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倾斜的倾向。
  今年我校共招收研究生近2200名,招生规模较去年增长20.9%。今年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生的第一年,我校共招收专业学位生214名,他们将实行全新的教育模式,学习年限一般2年,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目前,我校已建立了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基地,由产学研基地的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多举并施 方便学生人文学院的新生杨同学和计算机学院的新生梅同学在报到第一天就接到了党委书记朱绍中和校长徐明稚亲自送上的爱心大礼包,里面被褥、席子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校领导还勉励他们“好好读书,有任何困难可以随时找老师”。像他们这样第一天就收到大礼包的同学不在少数。暑假,辅导员就通过邮件、短信、QQ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向困难学生介绍帮困助学政策,让他们安心踏上求学之路。开学第一天,除向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之外,还向他们免费发放了全套生活用品。学校还安排心理咨询老师与学子沟通,让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正确面对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为给新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不少部门假期就忙开了。学生工作部门利用假期制作了《东华大学新生读本》、《东华大学2009年研究生新生入学指南》等多个手册,从学习、生活、帮困助学、心理调适等多方面对新生进行指导。基建后勤处分别在松江和延安路校区所有宿舍、教学楼、学院办公楼公共部位安装了饮用开水箱,同时对部分宿舍楼进行改造,加装了太阳能热水洗澡系统。为确保饮食安全,还利用假期对松江第一食堂、延安路学生食堂操作间、洗碗间进行了改造,加装了消毒设施。考虑到开学第一天,不少家长为孩子送行,还专门将松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腾出来作为家长的临时就餐点。
  报到日,校园里的人流量、车流量比平日至少增加两倍,但记者并没有看到交通堵塞,相反是一派路况畅通、秩序井然的景象。每个路口都有1-2名保卫人员进行车辆疏导和人员指引。此次保卫处共投入近50人的人力,校内工作人员不仅全员出动,还从校外的地区派出所、安保公司借用了警力和人员,协助工作。入学教育 未雨绸缪在人文学院的报到现场,记者注意到,每个新生都收到了一个纸袋,里面不仅装有入学安排日程表、学生手册、收音机等物品,还有2本书———《步入大学———大学生学习、生活、职业发展指导》和《东华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翻开书页,专家对症下药,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加以指导,师兄师姐现身说法,将学习收获向新生娓娓道来。据人文学院总支副书记沈洁介绍,这是学院为新生精心准备的一份入学礼物,希望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像人文学院这样向新生发放书籍、读本,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学教育的学院不在少数。无论是学院领导,还是新生辅导员,大家都意识到,要尽早开展入学教育,帮助新生赢在起跑线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学院都采取了报到日当天举行新生见面会和新生家长见面会的做法,让新生和家长们与学院领导、辅导员、专业导师“零距离”接触,尽可能多地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情况。据计算机学院总支副书记叶晓燕介绍,和往年相比,学院在安排今年的见面会时,特别注意邀请了专业导师前来参加。叶老师说,学院为这届新生配备了4名专业导师,新生刚进校,学什么,怎么学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疑惑,为帮助他们解答这些疑惑,学院专门在入学第一天安排了专业导师与他们沟通交流。志愿服务 贴心周到谈起迎新志愿者,不少家长都赞不绝口,材料学院来自重庆的戴同学说,学长们都很热心,从地铁站到大学生活动中心,一路上都有他们的陪伴,让她感觉很温暖。戴同学的父亲说,东华不仅风景美,学生更美,都有着良好的个人修养。
  迎新中,学校在两个校区的报到处、行李房、校门口等处设置了多个志愿者服务点。为方便外地来沪的新生及家长,学校还在上海站、上海南站、地铁9号线宜山路站和松江新城站等交通枢纽专门设点。志愿者除了引导新生完成报到手续、搬运行李外,还主动承担起向新生及家长介绍学校情况等任务,悉心解答新生提出的各类问题。
  (摄影:
  夏正德 李程)